123、客戶思維和用戶思維
124、營銷是一種服務
125、對受眾和購買者的服務都是客戶思維,對使用者的服務是用戶思維
126、廣告是對受眾的信息服務,要宣傳思維,不要溝通思維
前面在講產品開發時,我們說“產品=購買理由+使用體驗”,購買理由是對受眾和購買者,使用體驗是對使用者和傳播者。我們說,購買理由是客戶思維,以成交為目的。使用體驗是用戶思維,是滿意、驚喜和替我們傳播為目的。消費者的四個角色,也是和產品開發同一個邏輯。
對受眾的服務,是大眾傳播的信息服務,不要“窄告”,要“廣告”,要盡可能多的傳播給所有人,而不是“精準”地傳播給“目標消費者”,如果只是“精準”地傳播給“目標消費者”,就起不到影響消費者行動的作用。如果勞斯萊斯只是開勞斯萊斯的人知道,他就不能成為萊斯萊斯。每次我在餐廳吃完飯開發票的時候,發現服務員不知道華與華,我就知道為什么我還沒做到100億。
知名度一定是大眾知名度,小眾知名,始終是小氣,不是主流。
所以,對受眾的傳播,一定是大眾傳播的宣傳思維,不是所謂精準互動溝通的思維,那樣效率太低,而且影響力不夠。這個話題,到后面講廣告時再講,此處暫且按下不表。
前面說了,受眾沒目的,受眾是茫然的,或者在忙他自己的事,對受眾的傳播,是把他叫醒:嘿!看這里!看這里!這個東西你需要。
而購買者呢,購買者是已經進入我們銷售現場的人,或者是我們的餐廳,或者是超市貨架,或者是網店的頁面。這時候,他的目的性是很強的,他的眼睛左顧右盼,迅速地收集和處理信息,做出購買決策。你要幫他迅速達到目的,同時呢,也可以再多賣一些東西給他,甚至賣一些他之前并沒有想購買的東西給他。
127、對購買者的服務,是導購服務,是決策咨詢服務,要降低他的決策成本。幫助他思考,替代他思考,讓他無需思考,采信你的思考結論。
什么東西對購買者提供服務呢?就是你的銷售工具,對于一間餐廳來說,是你的店堂,還有你的菜單。
餐廳是比較幸運的,因為整個空間都是你的道場,西貝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首先是明檔的設計,展現勞動的歡樂和熱情。一個餐廳,最怕沒人氣,帥呆的廚師和美女莜面妹在明檔里一站,勞動起來,顧客還沒進來,餐廳已經火熱了。形成這樣的購買環境靠什么呢?一靠思想,二靠投資,西貝對莜面妹,都請形體教練進行培訓,賈國龍既是老板,又是爸爸,今天想著怎么讓姑娘們工作上進,明天想著她們都能在西貝成長成優雅淑女,以后嫁個好人家。企業家都是活菩薩,我周圍很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是這樣成天想著成就他人的活菩薩。
從明檔進去,我們在店堂里布置了很多電視機,播放西貝莜面村走近聯合國的紀錄片,或者我們沙棘汁或其他菜品、飲品的紀錄片,當然,你播哪個菜品或飲品,它的點單率就高了。
天花板上有吊旗,是我們季度的宣傳主題,比如4月的油潑香椿莜面,6月的西貝兒童餐。
形成季度銷售主題,這有個專門的英文詞,叫Shopper marketing,購物者行銷。餐廳可以自己搞,如果你賣快消品呢,就是跟商家聯合搞,或者幫商家搞,對下游企業提供營銷咨詢服務。
餐廳最主要的銷售工具,是菜單。菜單最重要的,是突出招牌菜。我們去一個陌生的餐廳,總會問:“你們有什么特色?你們有什么招牌?”這么簡單的事,但是很多餐廳都沒有在菜單上突出出來,提高菜單的銷售效率,是很重要的工作。同樣一張照片一個菜名一個價格,你打上“必點”兩個字,他就點了。購買者不愿意思考,他愿意把思考權交給你。
在為海底撈提升菜單設計的時候,同樣一個魚塊,我們把說明文字改成“無刺魚塊,孩子放心吃”,它的點單量就提高了。
莆田餐廳的6月銷售主題,是哆頭蟶,從去年開始做,做得如此受歡迎,以至于今年我們今年的菜單上出現了七道不同烹調方式的蟶子。我們說:“哆頭蟶有七種吃法,您一次可以選兩種。”這就替購買者決策,一次可以點兩道蟶子菜品。
說到莆田餐廳,我們也可回頭再說說她對受眾的信息服務。莆田餐廳是新加坡的米其林一星餐廳,進入中國市場,我們在她的品牌形象上加了幾條水波紋的設計,這個水波紋,是鋸齒形幾何形狀的水波紋,不是像中國水墨畫上的水波紋,如果是后者,就沒有什么用了。鋸齒狀的,幾何形狀的水波紋,在商場里形成一種“視覺強制性”,招呼客人“看這里!看這里!”吸引到我們的店里來。
莆田餐廳取得了很突出的成功,也給我們在新加坡爭了面子。今天,新加坡中小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如果找華與華做顧問,可以向新加坡政府申請咨詢費補貼,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參與觀察了華與華對莆田餐廳的卓越服務,并且向新加坡企業推薦華與華。
餐廳有自己的道場,對于快消品來說呢,最重要的銷售工具就是包裝。這個話題,咱們明天在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