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節心靈書寫課在冬至后的第一天開始。于是分兩個環節進行,第一個環節我們分別朗誦欣賞了木心先生寫的《瘋樹》,討論了相關的字詞和細節,并且由文字來推斷了作者當時的心境和情境以及他想呈現表達的“自我感”——雖然課上我沒用這么專業的辭匯來描述,但做的事情是差不多的。
余下的環節,就跟冬至有關了。
我們畫了九九消寒圖,并書寫了各自的心得和短文。
消寒圖
畫了一幅消寒圖,據說是古人的一種消遣養生的玩法。畫中有九朵花,每朵花都有九瓣,一瓣花代表一天,九朵花就有八十一天。
從冬至開始,每天涂一片花瓣,涂滿八十一天,就到春天了。雖然這種方法對我來說沒有什么用,但我還是畫了一幅九九消寒圖,畢竟那還是挺有趣的。
一般這種消寒圖畫的都是梅花,但我沒畫。因為那實在是麻煩,我只是自己瞎畫了一株花——也看不出那是什么,它長得既像梅花又像桃花。這也沒什么,反正我畫這個也只是圖個樂,沒有什么特別的想法。
(點評:初讀此文時,覺得寫得平淡,感覺有點應付。可是在手輸入電腦的時候,又覺得此文還是有一點白開水中的雋永。當然這是需要品,才能出的味。
描述和平鋪直敘如今對你不是問題了,希望你能慢慢在這種平平常常的用詞用句中,找到自己的一種方式,將文字可以組織得更有味一些。)
冬至
人在夏天的時候,身處酷暑,就一直在想,誒呀,要是馬上變成冬天就好了啊。
然而現在人在冬天,手凍成冰坨坨,就開始無比惆悵:真懷念夏天啊。
昨天又是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的一天,陰最盛的日子,陽初升的時節。古人總有很多好玩的,那時候的生活是很有趣的,而現在的快節奏、電子產品打破了太多有意思的東西,只留下一個名稱,一個節氣,什么也不剩。
有多少人知道九九消寒圖?回去把這個問題問我們班上同學,我保證沒一個人知道,(一些寶貴的東西)都被信息時代消磨殆盡了吧。
九九消寒圖,用字或畫出九個個體,每一個都有九個部分,比如一個字九畫,一朵梅花有九瓣,一共有九個字或九朵花。
在畫那些線條時,我回想夏天的感覺,立馬想起了蓮蓬。于是在我的畫上,九只枯蓮蓬,每只里都有九個蓮子,九九八十一,一天涂一個,只消“四十八天”,春(寒)節(假)就來了(笑)。
(點評:
此文照舊用筆老練熟捻,發揮出了你平日的水平。
不過我們在表達觀點時,常記得要“守中”。
古時候當然有值得我們向往的很多東西,古人的生活節律,對天地自然知識的掌握,對身體經絡智慧的了解,當然都是我們中華文化中比較經典也比較令人敬仰的部分。我們現代的生活是有一些不恰適的地方,的確現代的生活方式給大家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現象——包括身體的疾病和環境的污染,但人是天地間寶貴的存在,大家一定能想到辦法的,或者說,這世界一直是不遠“道”而行的,道一直都在,包含在萬物中,它會有陰陽的不平衡的階段,也會有秩序慢慢整然回歸的階段……我們不用太過批判現實,現實也只是一個過程中的現。
其實你也沒有特別批判,我也只是稍微地提醒一下,不算什么忠告,僅算作一個交流和溝通吧。)
我們還分享了許多與冬至有關的信息,書寫有時候是需要豐富的材料的。因之,一切能夠告訴孩子們知道的,我但凡知道,便都不可藏著掖著,但也忌內容生硬,忌“塞”。簡短告訴孩子們一些事例,留下一些懸念,就足矣,也許日后他們會看到相關的書籍,會愿意更深入地了解相關的內容,也未可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