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經說過,“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打一仗就總結一次,把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變成致勝的法寶。工作也要會總結,寫是最好的總結方式,長期以往就會形成利滾利的“復利”。
俗話說,千年的文字會說話。文字的魅力無以倫比,放近了來講,他可以指導你的工作和學習,所以,要訓練自己的刀筆,刺向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重重困難和挑戰。怎樣更好的訓練呢?
1.在工作和生活實踐中體會,多調查研究,多思考為什么。毛主席一生對調查研究極其重視,認為“調查研究極為重要”,“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調查就是解決問題”“凡是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等等很多著名的論斷,習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夯實謀事之基 拓寬成事之道”也說明了調查研究的重要性,關鍵的是要用自己的語言記錄下來,在用筆記錄的過程中,進入狀態后,你會迸發出靈感,這是非常快樂的。
2.在學習工作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困難,根據這個困難,組成一個中心問題,并列出框架小問題,然后去去查詢資料數據,填入到框架中。注意這個過程要排除干擾,這是非常關鍵的,解決問題過程中,很多人就失敗這一步,包括我也有過。
3.寫作過程中,態度一定要端正和認真,心中默念一定要把材料寫好,相信自已一定能夠辦到。理順好工作思路方法,文章結構,一些句型句式,大小的標題等等。
4.要整理好自己的資料庫,庫存要豐富,管理要科學,整理要及時,特別是要養成勤積累、勤收拾的好習慣,要養成順手整理材料的好習慣。不管是什么材料,只要對于自己有指導價值的,自己排好版、命名好、建檔立卡,花不了多少時間的。倘若不這樣,材料越積越多,整理越來越麻煩。
5.一定要動手寫,寫成怎樣都不要緊,關鍵是要寫,并且堅持下去,養成“微習慣”。隨便怎樣寫,只要“說透徹”,要有理有據。最好是讓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6.最好是能夠“寫生動”:體現在標題新穎獨到,觀點開門見山。毛主席的文章都是直接開門見山、旗幟鮮明,如“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讓人明白要講什么,要回答什么。
7.盡量達到情感豐富飽滿,語言簡潔生動的效果。搜集一些個性化語言把文章寫得生動些,適當運用修辭手法,增強文稿感染力;行文簡潔明快,不拖泥帶水;注意字斟句酌、反復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