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印象中的教育就是學知識、考分數,感覺以前我的父母也曾這樣教育過我們。想想自己得到的教育,完全是脫離和過時的,如果再把這樣的教育給到自己的孩子豈不是第二個自己么?
一、小升初過渡期
就在前不久因為兒子考試不理想,我氣的差點吐血。兒子今年13歲,不僅長得很帥,而且乖巧懂事,唯一不省心的就是學習成績一直不太理想。成績不理想應該是從七年級開始的,上小學的時候他的成績一直不錯,可是一進人七年級,感覺他整個人都變了。學習浮躁、頂嘴、自尊心變強,也有了自己的千奇百怪、五花八門的想法。成績也很不理想,因為剛剛從小學到中學,需要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做知識鏈接和人的鏈接,所以我每天只是陪著讀書、寫作業盡量不給他制造任何壓力,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今年,成績雖然不太理想,但是也不差。
二、考試風波
可是前段時間的期中考試著實讓我大跌眼鏡,原來考100+的學科,這次盡然都只考到80+左右,看到成績的一瞬間,我血壓直奔180,等心情平復下來,我開始思考要怎么跟他溝通這次的考試結果,罵肯定行不通,打也肯定不可能。考慮了3天,我覺得我能心平氣和的看待這次成績了,我決定跟他溝通,接他放學的路上我開口了: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嗎?”
兒子說:“出來了”
我又問:“考得怎么樣”
兒子說:“整體沒有考好,但是語文進步了”。
“語文進步啦,不錯繼續努力哈!數學和英語上次考完對信心還挺足的,什么原因分數不好看呢”?我笑著問。
他一直沉默……最后在我一步一步的引導下,他說出了成績。我能感覺出來,他的慚愧和不安。我跟他講,我跟他講,我看到這次的成績我也很生氣,但是 這次的成績只是對前段時間學習結果的檢測,通過檢測你能知道還有哪些知識沒掌握牢固,接下來,你就要針對性的進行復習和鞏固,查漏補缺。媽媽建議你給下一步的學習做個規劃,然后按照計劃去進行復習、預習和正常的學習。
第二天,他說媽媽,我的學習計劃做好了,你要不要看看,我說,學習是你自己事情,媽媽不用看,既然做了計劃,按照計劃做就行了。
三、教育要用對方法
通過這次考試事件,我突然發現,孩子的學習首先學習目標要由孩子自己確定,目標直接指向他們的理想,我們把學習這輛車的駕駛權交給孩子,就得由孩子來輸入車輛導航將要去往的目的地,目的地一定是要他想去的地方,他才會加滿油,動力十足的往前跑。所以家長們煞費苦心的給孩子找各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不如和他一起去探索自己的學習目標。
? ? 其次,我們要尊重個體差異,學習目標與能力匹配,激發潛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們的孩子,在沒有進小學之前,都是健康可愛的孩子,但是,一進入到社會化的學習系統,我們就會不自覺的將自己的孩子與他人對比,用其他孩子的尺子來量自己孩子的高度。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差異,能夠讓孩子可以自我實現的目標,一定是他的能力夠得著的目標,能夠達成目標所產生的成就感,將激發他的潛能,讓他敢于挑戰更高的目標。
? ? 再次,是學習氛圍的營造。這個氛圍并不是單純的物理氛圍。有的家庭為了讓孩子安心學習,不敢開電視,不敢開電腦,就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專心學習的氛圍。但是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我們顯然不能用各種方法對孩子進行電子智能產品的物理隔離,大禹治水在疏不在堵,不僅不能讓孩子與各種電子智能產品進行隔離,要幫助他們去體驗在線學習,去尋找學習的相關資源。所以物理氛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氛圍的營造。言傳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要給他創造什么樣的環境。
我們需要通過各個環節和他平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去了解他,并且通過觀察他的性格、狀態等去引導,。很多家長很愛學習也和喜歡專研教育,為什么我們學了很多方法,也用了很多辦法孩子始終還是學不會,考不好,就是因為方法套用太多,而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只有一種,那事屬于他自己獨有的一套學習系統
用心的父母幫孩子一起度過青春叛逆期;不用心的父母只會一味的埋怨孩子不努力,不用心。祝愿大家都成為智慧且用心我的母親,給孩子創造一個輕松、快樂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