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擼起袖子加油干”,習大大在2017年新年賀詞說到的這句話,深深的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在新的一年里不畏困難,為了目標勇敢向前,去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媽媽的一個噓寒問暖、爸爸的一句安慰,那是愛帶來的幸福。職場中的我們,看似過著體面的朝九晚五的白領生活,實際是為趕公交連早飯都來不及吃,然后拖著疲憊的身軀在黑夜中回到僅僅屬于自己的那一張單人床,為的是讓心中那微不足道的夢想在未來的某一天可以發光。
有人說,幸福離我太遙遠,日子能過就行;
有人說,別跟我談幸福,我早戒了;
有人說,幸福是啥玩意,值錢不。
我覺得,幸福是一種感覺,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滿足,一種釋放天性的喜悅,一種不顧一切的投入,一種有價值的體驗。我們在拼命前行過程中,時常需要一份慰藉,那就是幸福感。
我們一面要努力工作,一面要使心靈不苦,下面這個公式全面詮釋了我們獲得幸福的方法。
幸福=能力÷欲望
如果你的欲望不變的話,你的能力越強就會越容易達成目標,你會越幸福;如果你的能力不變的話,你的欲望越少,你會越幸福。但奮斗中我們,前進的欲望不可能減少,能力的提升也不會停滯,如果讓我們能力提升的腳步跟上欲望增加的步伐,那我們就是比較幸福的。
-- 欲望--
悲觀主義者叔本華曾經說過,“幸福不過是欲望的暫時停止”,這句話過于偏激,但確確實實道出了幸福與欲望的直接關系。馬斯洛理論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五大類,從前到后,依次遞升。奮斗中我們都需要實現自我,這種需求就是自身的欲望。
面對一些社會的浮躁,比如炫富拼爹、豪車別墅、胡亂謾罵等,我們內心的掙扎是什么,保持內心的那份純真才最重要,才不會迷失前進的方向。
1.腳踏實地勿攀比
我們選擇不了出身,卻能選擇將來成長的方向。從大學同學里、工作同事中,各色各樣的人都有,可能我們印象最深就是家里有錢的同學和同事,他們那種對錢無所謂的態度讓我們這些凡人煞是羨慕。回過頭來想,即使羨慕,你也不會短期成為他,反而讓自己陷入內心的掙扎中,無比痛苦。知道自己以后去哪,世界都會為你讓路。欲望不是攀比,更不是勾心斗角的獲得,而是腳踏實地的奮斗,厚積薄發后的你讓別人羨慕。
2.設計充實的生活
無聊容易生禍端。無聊的時候,人的大腦容易胡思亂想,你把控不住方向盤。
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才是抵抗無聊的最好方法,經常燈紅酒綠、熬夜游戲,這些不是充實,是對自己的放縱。為能力提升做一個系列的學習,為健康的身體堅持長久的鍛煉,定期進行一次旅游增加視野,我們有太多可以做的,讓生活充實,缺的只是你行動起來的決心。
-- 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呢?我認為關鍵是兩點:自律和專注。
1.自律,是指在沒有別人監督的情況下,自己約束自己,最終完成目標。試想下,我們在工作中去完成一個指標或一個重要的項目,如果中間沒有領導的督促和指導,最后的結果是怎樣的。
2.專注,做事精力集中,不三心二意。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當你專注地聽音樂或看電影時,心里會自然地涌起一種很舒服的感覺。同理,如果你能夠做到專注地學習,我向你保證——那種舒服感覺也會在你心底涌起。專注的力量很強大,它能把一個人的潛力發揮到極致,所有的精力集中到了一點。
幸福一直都在我們心中,只是我們沒有充分的挖掘。讓自己的欲望符合現實,能力逐步提升,這次是硬道理,幸福自然而來。
幸福應當如我們的衣服,時刻包裹著我們的,幸福在我們遭遇坎坷磨難時也不曾離我們遠去,因為我們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