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事情,如果問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人,答案往往大相徑庭。后來自己仔細想了想其中的原因,大概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認知不同,對待事情的看法不同,導致評判的結果完全不同。
認知相通了,價值觀念相同,兩個對話的人才會認同彼此對話中的價值,否則多么有價值的信息,擺在面前,我們也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也許就是產生矛盾或答案不相同的原因吧。
兩個可以對話的人,會有很多的思想碰撞,產生更多的火花,這是對彼此的一種認同,這種認同感會讓彼此信任,彼此吸引。也會讓彼此愿意一起前行,往前走,不斷努力提高自己。更會得到對方更多的支持與鼓勵,這種默默的付出或守護是因為彼此的相互懂得。一旦兩個人不能對話,他或她說的話,你聽不懂了,那么距離產生了,差距就有了。
想起來老師曾經說過的一段話,當你在一個場合中,發現自己和別人的信息不對等或是認知差距懸殊時,最好的辦法就是不開口說話,這樣便沒人知道你在想什么。開了口,說的話,別人就知道你有幾分,有幾兩。兩個不能對話的人,只會自說自話,誰也不能理解誰,也聽不懂對方說的是什么。當你或對方說的話,對方可以接受多少,能夠明白多少,從對方的回答中便知道了。
最近因為林丹的事情網絡又掀起了一波熱潮,跟帖有贊有罵,我想問這和您有半毛錢關系嗎?別人家罵你也罵,你知道人家兩口子的事嗎?你知道多少?就算即使離婚了,那也是人家林丹和謝杏芳兩個人之間的私事,那是人家的自由,人家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都跟著湊什么熱鬧?人家過得好的時候,你就一定過得好了?人家出現問題的時候,你也非要出點幺蛾子才叫配合?這樣來看,是不是別人怎么樣,自己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根本沒變化。留那點唾沫星子干什么不好,省省力氣吧。過好自己的日子,管住自己的嘴。
不要輕易去評判別人的對與錯,一是有可能自己的認知沒達到高度,對事情有偏見。另一個是沒參與其中,就沒有發言權。不要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親身經歷也許才更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