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這個酒館已經開了一百年了。”
去年準備考試時,看完了這部致郁劇“Horace And Pete”,中文譯名《百年酒館》。故事發生在一家祖傳的小酒館,由兄弟倆Horace和Pete繼承和維持,它開在寸土寸金的紐約,街區的商店往往隔幾年就物是人非,將商店經營百年在這里似乎是件不容易的事。
確實是艱難的。酒館里昏黃的燈光打在木制的桌椅上,冷冷清清,夜晚來臨時客人才會陸陸續續多起來。
導演路易·C·K在劇中同時飾演了Horace,一個離異的中年胖子,Pete因為童年的創傷有精神疾病,把自己的生活過得一團糟。
這部劇和導演之前拍的《路易不容易》是相同的套路,用大段的對話撐起劇情,看起來像一場長長的話劇,來喝酒的客人直言奇怪的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寥寥幾首插曲,都很動聽,來自保羅·西蒙(Paul Simon),選入的幾首歌和保羅代表作《畢業生》類似,低語呢喃,風格迷幻,鼓點警戒震撼。
片頭曲“Horace and Pete”很有風范,說是路易專門請保羅為這部劇寫的。簡單的吉他勾勒出平靜,幾句歌詞向觀眾娓娓道來,一如歌詞中所寫:“我無處傾訴苦楚,日子不好也不壞”。劇情一步步揭開喪的原因,現實無奈,主角一邊喪著,一邊勇敢著。
這首的前奏有一句的旋律特別像許巍的“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大洋兩端的歌手撞旋律,挺奇妙的。伴奏吉他的旋律隨性,保羅的歌聲緩緩道出悠長,輕撥吉他的絲絲入扣,好似溫柔地撥動心弦,穿插在狗血的劇情中,又有治愈的力量。
復習中很長一段時間,每天晚上舍友語音打游戲到凌晨兩三點。我困的不行,又睡不著,只能塞上耳機,聲音開大,在這首歌的陪伴中入睡,度過了許多個被失眠支配的夜晚。直到現在,每次聽到這首歌,還能感受到當時的焦慮,以及被歌聲溫暖的片刻安寧。
這是保羅在八十年代初寫下的一首老歌,和“Sound of Silence”的主題很相似。歌詞里寫滿和戀人相處的旅途中的甜蜜和歡樂,最后又用無故的迷茫作結,只記得自己當初出發時是為了尋找美利堅,還是要繼續尋找下去。
痛苦太多,但他們都真實存在著,被自己切膚感受著。
不停地吸雞湯,吸致郁劇,又喪,又有希望。正如Pete所說,不是什么很有趣的生活,但你還是繼續生活下去。因為,總是有變好的可能,可能還會有很棒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