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號下午2:30 - 2:50,經過結構化—試講—答辯,教資面試終于結束了,心里的大石頭也終于落地了。
回頭看看,從11月4號筆試結束到1月5號進行面試,也就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這期間,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緊跟老師節奏上結構化和試講的課程,每天都排得滿滿的。尤其是元旦那幾天,真是白天晚上馬不停蹄,好幾輪模擬考,外加自己一刻不閑的背時政、結構化,感覺腦子都要混沌了,心里繃得緊緊的那根弦似乎也是一碰就會斷掉。最后臨考前一個多禮拜的時間,基本上天天處于失眠的狀態,腦子里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也始終不聽使喚的在那兒肆意旋轉。
關于結構化,老師建議每道題的回答時間控制在一分半的時間,不要超過2分鐘。為了方便我們思考和答題,老師們也非常用心地將結構化題型分成了自我認知、人際溝通、突發情況、計劃組織、綜合分析和時政觀點六大類。每次回答前,先快速地把題目歸類,然后想想答題套路,最后再分條理作答。可是于我而言,總感覺腦子不好使了,每次答題前雖然說了“請允許考生思考片刻”,但是在那思考的片刻時間里,腦子基本上是處于一片空白的狀態,沒法做到快速地將題目歸類、進而快速組織語言作答。所以,結果可想而知,回答出來的東西基本上是沒什么條理可言,語言組織也很混亂、內容也不豐富,翻來覆去也就是那么一兩句話。仔細想想,一方面可能是因為自己平時看書少,積累的不夠;另一面也可能是自己平時不善于思考,腦子用得少,思維不夠活躍,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欠缺。所以,新年伊始,有必要給自己定一個讀書計劃了,多讀書多思考。
關于試講,主要分為四個課型:聽說課、會話課、讀寫課和語音課。12月12號開始的理論課,搭配著練習課輪流進行。從最開始的毫無頭緒、無從下手、精神緊張,到考前的套路滿滿、自信從容,這二十多天的練習還是非常有用的。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學會了基本的教案設計和教姿教態,同時,面對陌生人講課時的膽量,也得到了很大的鍛煉。本以為在結構化、試講當天會緊張得打哆嗦,沒想到從踏入教室的那一刻起,這種緊張感突然間去無蹤影,真的很神奇。但是細想一下,有待提高的地方還是有很多的。
1. 關于教案,雖然了解了它的整體結構 (三維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但是由于試講時間有限(不超過10分鐘),平時基本上就沒有練習寫過完整的教案,在這一部分缺乏自己的思考。所以,以后如果真的想從事教師職業,還是得多嘗試練習寫教案。
2. 關于試講,老師為了讓我們短時間掌握講課的技巧,為我們設置了各個課型的試講套路。但是,實際教學中,課型其實是不拘四類的,而且在真實的45分鐘課堂中,也不可能完全按套路來,所以有必要多看看名師課堂,多揣摩,多總結,多學習,多練習。至于這次面試試講,由于自己的疏漏,題目要求沒有看明白仔細,導致在新授環節沒有給學生演示字母在四線格中的占位,練習環節自然也忽略了對四線格占位的考察。最后答辯環節,老師還特意問了我兩個關于四線格占位的問題,估計這一點得扣分。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一點要搞清楚教學重點,不能遺漏。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最終取得好的、令人滿意的結果,平時一點要多積累、多思考、多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