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29中有一位初三的女同學,在體育訓練長跑時突發心臟病猝死。
那天放學回來,川川和我聊起這件事,很平淡地說同學們課下議論,這件事情的發生,馬上要牽連到她們學校,體育課長跑將受到影響。
我聽了感覺很難過,川川感受到我情緒的變化,笑說我太感性,又不是她一個人體育課受影響,要影響肯定是整個蕪湖市。
其實我難過的不是因為27中的體育課會受影響,而是因為一個年輕的生命還沒綻放,沒有發光發熱,就這樣逝去。
對于這位同學的父母、親人來說,該是多么大的打擊。
川川好像受到我的情緒感染,低聲說,她家要是有弟弟或妹妹,她爸爸媽媽就不會那么傷心了!
我不同意川川的說法,生命是無可替代的,或許有弟弟或妹妹,會轉移父母的注意力,但那逝去的生命永遠是爸爸媽媽心頭的痛。
那樣年輕的生命,突然之間消失了,每天,同學們對著那個空位置,會怎么想?她的同桌會有什么樣的心情?她的好友呢?
你放心,不久就有人填補那個位置,不會一直空著的。一切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回復正常。川川安慰我道。
是的,是不會一直空著。但并不代表遺忘,就像外公的離開,兩年過去了,我們漸漸能夠正常生活,有時會開心,有時很快樂,不再表現傷心,但并不代表我們不想念,思念一直留存在心中的某個角落,外公的離去是我們心中隱隱的痛。
在這簡單的聊天中,自然地流露出生命是如此重要,對自己,對家人,對朋友,對社會的意義。我們要珍惜健康,珍惜生命!
這就是生活中的教育吧,沒有刻意強調,只是真情流露,以生命影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