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7日,央視《中國詩詞大會》上,一個叫武亦姝的女孩兒一舉奪冠,被稱為奇女子,而她驚艷四座、名揚天下的前提是對古詩詞有種近乎偏執的喜愛。在同學們追中國演員,迷戀國外明星時,武亦姝把陸游、蘇軾、李白封為'偶像'。
一時間,全國掀起了學習古詩詞的熱潮,不過這潮很快就褪去了,學校和家長們依然緊盯考試大綱的內容。
有幾天朋友圈都在分享一個學唐詩的群,里面有專家解讀古詩詞,用很美妙的聲音朗誦,解析,還有介紹詩人的創作背景,真真兒是個極好的學習和陶冶情操的機會。
我興奮的拿給魚兒聽,誰知她皺著眉頭說:“什么呀,不聽!”第二次給她聽,小家伙干脆用手把耳朵堵上了。我有些著急,甚至可以說是焦慮,先人留下的唯美詩句,字字都是精華,不喜歡可怎么行。
我開始找原因,但想了很久也沒想明白為什么。魚兒還沒出生時,我就經常大聲念《菜根譚》給她聽,她一周歲之前我們常在家里朗誦唐詩。只是后來大人把注意力轉移到教魚兒說話上面,詩詞也就放下了。
我不敢過多干涉,生怕引起排斥心理,如果魚兒一聽到詩詞就難受,那上小學以后就麻煩了。所以有近兩個月的時間,我沒提到過任何與詩詞有關的話題。同時,我也從那個群里退了出來,盡管我很不舍,因為那些被拿來做例子的詩句都很美,再加上好聽的聲音,真的是陶醉于其中了。
前段時間,我決定再試一次,當時想如果魚兒還是一聽古詩就跑,我就放棄,不讓她在小學之前接觸詩詞。
我花了9.9元買了一本《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0首》,開始的時候沒要求魚兒跟著我讀,而是自己故意抑揚頓挫,外加肢體語言在她面前表演。最先讀的是《詠鵝》,這招很奏效,很快她就對'紅掌撥清波'這句來了興趣,嬉笑著模仿我做動作。
第二首是《敕勒歌》,魚兒自愿跟著我讀,到'天蒼蒼,野茫茫'那句,她自己編了動作。等到后來,她還自己編了歌曲。
第三首是《江南》,為了讓魚兒更好的理解'蓮葉何田田',我帶她去公園看了荷花。沒想到,她突然來了極大的興趣,開始問我每一句詩的意思。比如《敕勒歌》中'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指的是什么。
魚兒來了興趣,我就找了一個固定的時間每天讀一會兒詩詞,并且故意說成'玩兒詩詞'。大概讀了將近20首的時候,她自己也能領悟一些意境了。讀到《塞下曲》時,第一句'月黑雁飛高',她就問我,是不是月亮沒出來上班,外面黑漆漆的一個人也沒有。再比如,她覺得'風吹草低現牛羊'有意思,用玩具當牛羊和草,自己吹一口氣,讓草倒下去牛羊出現。
魚兒也鬧出過笑話,給她讀《送元二使安西》時,她突然捂著嘴巴說好臭,我一開始不解,后來哈哈大笑,她把'使'誤以為成'屎'了。
后來我明白了,我拿手機給魚兒聽時,她對于古文一點都不熟悉,晦澀難懂,所以才說聽起來難受。而當我陪她一起'玩兒詩詞'時,她認為這是個游戲,有了興致也愿意接受了。
就這樣,我們在很愉快的氣氛中,陪四歲的魚兒掌握了小學教材里的全部詩詞。全程,我沒要求她背誦過一首,都是她自己來了興趣邊玩邊順便記住的。事實上,也沒必要要求孩子背誦,太過形式化的東西很容易影響興趣,而且,她現在還沒到上學年齡。
因為魚兒現在很喜歡解讀詩詞,我決定買唐詩宋詞全集。而對于我來說,很享受陪孩子領悟中華文化瑰寶的這個過程,也很幸福。同時,也陶冶了我的情操。
需要說明的是,小孩兒讀詩應該尊于內心喜好,千萬不能變成流于形式的表演,所以不建議讓孩子在人前背誦,告訴大家會背多少首詩歌,以此博的大人的稱贊和小孩的艷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