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讓公司少點浪費,提高工作價值?
一,不要搞多任務,同時干幾件事,每次只干一件事。
一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只有專注地集中注意力才能高效地把一件事干好,多任務的結果得到的,只會是低效率的回報,老老實實集中精力,注意力,每次把一件事干好是最好最有效的做法。最好的工作方式是,做完一個項目再做下一個,就像一生只做一件事一樣,人一輩子能干好一件事情,就很厲害了。不要貪多,集中優勢兵力,做好一件事情。
就像動物世界里面的獵豹捕獵一樣,獵豹他只會盯住他的一個目標一直追,就算追的過程當中身邊有,動物經過,它也不會調轉目標,直到撲到目標為止。
。。。。關鍵詞,做完
多任務工作效率低why?
因為在不同的任務之間轉換得花時間,就比如你現在認真地在深讀一本書時,看到一半然后你去做別的事情了,后面回來的話,你往往都要重新開始看。
。。。。關鍵詞:大腦的短期工作記憶
二,做什么事情都要追求,完成一半沒價值。
做事不是目地,獲得價值才是。
做事只做一半是沒有價值的,為了創造價值而做事的人關注的不是這件事的本身,而是結果,是把事做完。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只造一半的汽車和造好了,但是沒有賣出去的汽車,都是沒有價值的,只享受過程而做事,那是在玩游戲。
三,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把事情一次搞定,永絕后患。
日本生產汽車,流水線上任何人都有權,叫停整個流水線,讓所有人等著他把問題解決了,當場知道,當場解決。給所有人教訓,避免以后出現類似的情況。
歐洲寶馬公司的做法,一輛車所有的工序走完之后,再專門有一群人來檢查車有沒有毛病,再去解決這個車的毛病,如果是幾輛車的話這么做可以,如果是流水線幾萬輛車這么做,弊端很大。
結果是德國人造一輛汽車造好了,解決毛病的時間比日本人新造一輛汽車的時間還長。
從源頭解決好問題,永絕后患,后面做事就輕松得多。
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斧子磨利了干活才能出效率,不然最后還是要付出更多的代價,更多的時間來解決問題。
而且人腦是這樣子的,遇到問題當時解決很容易。過了以后你就很難回憶起,當時的全部細節,什么又要重新搞再來解決就非常麻煩。
總結三句話:每次只做一件事,追求把事做完,最好一次性就做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