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認知】哪怕你兢兢業業地干活,大部分工作也被浪費了

這一篇文章是講方法論的文章,源自于作者讀的一書叫做《敏捷項目管理:事半功倍的藝術》,是講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那點事。
讀后,從個人成長方面進行思考,得出以下值得謹記的精彩結論:

** 每次只做一件事,追求把事做完,最好第一次就做對。**

作者以以下幾點講述做事的方式應該如何:

第一、不要搞多任務、同時干幾件事,要每次只干一件事。

認知思考:
1、再聰明的大腦最擅長的也是一時做一事。
腦科學傳播出來的結論也在論證此事,腦子工作記憶能記住的事情不多,有一說是4件事情,有一說是7件事情。反正是不多。這還僅限于記憶。而大腦最主要的能力應該在于思考。如果去做多件事情,如何專注思考,思考又如何深入?
2、同時做幾件事情,就說明要調動做那件事情的各方資源,頻繁切換,反倒降低了效率。每次只干一件事情,將其他事情暫時擱置。但是如果是同一類資源服務于幾件類似的事情,個人觀點,可以合并處理,當成一個組塊,同一件事。其實怎么做最終目的是服務于做完,做完的前提才追求效率,品質。
3、心理角度:干完一件事情,也是激勵自己去干好下一件事最好的動力源泉。更容易在做事的時候,享受到快樂。而不是壓抑于完成任務。

第二、做什么事情都要追求做完,完成一半沒價值。

認知思考:
干活的目的是獲得價值 ,更多的去關注做完后能帶來的價值是什么,每做一件事,都應該做之前,確定一個小目標,也就是先描繪出想要的能做到的結果,然后朝著這個結果,以最佳的速度去做完。如果沒有預先描繪出結果,而一味追求做完,則容易草率了事。但是如果描述出一個自己做不到的或者做起來較難實現的結果,會很容易促使你放棄之。也是應了那句話:失敗有兩種,一是從未開始,二是半途而廢。簡言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第三、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認知思考:
這句話的意思不是強迫自己必須一定要把事情第一次就做對。作者舉了日本公司和寶馬公司生產汽車的例子,以及編程修正bug的例子。以實際統計結果告訴我們。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及時解決再去做接下來的步驟,是最省時間,產生效益最大的方式。這里的認知和上一課《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所講的“有效失敗”及時反饋,是同一個意思。也是《刻意練習》最主要的一點觀點。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綜述而言:做對一步再做下一步,避免犯同錯。遇到問題的時候,解決才是第一要務,趕著做下步是欲速則不達。

這篇文章最后的主旨關鍵字:做完。
無論是單任務模式做事,還是追求做完,還是一次做對,說的都是做事的時候,心中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完成這項任務。排除掉這個過程中的一切困難,利用以上三個心法,以此為判斷事情如何選擇的原則。

以上引用摘錄于 得到專欄 《萬維鋼 精英日課》日課002 《哪怕你兢兢業業地干活,大部分工作也被浪費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