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2016年走過了四座城市:天津、北京、山西、蘇州,吃過的美食有上百種,我們一直堅信中國地大物博,各個地方的飲食文化也是不相同的,所以2017年我們的目標是30座城市,品嘗1000種地方美食,你們是見證人哦!哈哈
好了,回歸正題,馬上就要過年了,那么我們的大本營是天津,就想著寫一寫關于天津年味兒的東西出來,比較過年時我們中國人一個最大的節日對不對!
說起過年,那小時候慢慢的回憶一下子涌入了腦海,臘八粥、臘八醋、辦年貨、穿新衣、吊錢、年畫、炮竹、糖瓜瓜、掃房等等,帶我慢慢道來,那么今天我們就從臘八開始說起來!
我國農歷的十二月,通常的說法叫(臘月),蠟在古代是一種祭典,臘月的含義就是(祭祀之月),是古人為答謝上蒼大地的恩賜開展的祭祀活動,同時也是為了期盼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最原始的活動其實不固定,從南北朝時期開始才有十二月初八的說法,因為當時佛教盛行,因為十二月初八是佛祖成道之日,寺院僧人在這天舉行誦經法會,同時也煮粥供奉,施粥結緣。俗稱臘八粥,至今已經形成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
在舊時的天津,有錢的人家施粥的這種風氣盛行,天剛剛亮窮苦的人家拿著盆出來討粥,不過我是沒干過這事了,哈哈,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包緣兒”,也就是有人專門等施粥完畢,向施主索要粥底鍋巴,俗稱“包緣兒”也就是獨享結緣之樂。一直流傳至今。
說起過年,這一下子讓我的味蕾大開,為啥?過年有好吃的呀,進入臘月快過年的第一道美食就是臘八粥,也可以說這是迎接春節的來到。有一句童謠說得好“小子小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對了,還有一點人們經常會把臘八粥和八寶粥弄混了,以為只有八種食料的才算正宗的臘八粥,其實可遠遠不止八種,有人計數可多達20余種。懂了沒?漲姿勢了吧?
正文開始來咯,天津的臘八粥到底有什么:天津小站稻、江米、小米、黏黃米、綠豆、紅小豆、白豇(jiang)豆等。有錢人自然會加一些別的,比如:珍珠米、薏米等。還有果品裝點,紅棗、蓮子、栗子、果仁兒、葡萄干、瓜子、杏仁、白果、百合等。
還有咱們來談一下它的做法和吃法,做法就是先把難熟的豆類煮到半熟,然后時候到了就放米類和果品,慢火煮爛。吃法天津人喜歡加紅糖以突出不同的風味,哈哈,就是這么獨具想法!沒毛病吧?
就是天津的臘八,清早街上一聲“緣兒嘍”家家戶戶就把粥分給來討粥的小孩子,臘八粥就是這樣,你給我,我給你,大家一起喝,表示人們的相親相愛,但是現在也只有念想了吧!
還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臘八醋,別的地方叫臘八蒜,天津就叫臘八醋,我就簡單介紹一下吧,天津人愛用獨流老醋喝紫皮大蒜,據說這樣才夠味呢。
不知道你們現在還在做這些東西嗎?我們家每年都會去做,傳統不能少,自己的東西就是要保護好,這是中華飲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東西,我不希望讓它流失,我想呼吁大家:外面的東西再好也沒有自己的好,保護一下我們的民俗吧,發展不是破壞,如果100年后,中國自己5000年的傳承卻被300年的西方同化,那么這實在是太可悲了。
天津年味兒篇屬于獻給大家的特殊禮物,之后還會有更多關于天津年味兒的記憶,大家記得訂閱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