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聽力課,以教師講解聽力原文,帶領大家不斷地聽,然后核對答案。整堂課下來,學生積極性不好,非常容易走神。這些問題出現后,我開始思考該如何上好聽力課。
首先,需要清楚聽力課的目標是什么?其次,聽力課對于學生來說,到底要收獲什么?最后,聽力課的本質是需要學生達到怎樣的要求?針對這些問題,我對聽力課進行了一些改動。
第一周的聽力課,是以新聞為主。學生課前需要完成三篇新聞,每篇新聞有兩到三個單選題需要完成。那么,新聞聽力對于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反應速度。對單詞是否熟悉,聽到單詞是否能夠立刻反應出意思,并跟上新聞播放的節奏。這是同學們首先要做到的。于是,我針對這個目標,設計了一個單詞快問快答。活動的核心就是一個字——快。先讓學生們熟悉列表中的單詞和短語,用時一分鐘。然后我挨個用中文或英文方式,快速問每一位同學。這個過程我會出其不意的讓任何同學來回答,因此學生們必須時刻集中注意力。沒有被問到的同學,在聽的過程中,也無形中鞏固了一遍。這個活動在兩個班實行后,效果都非常好。大家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可以緊跟我的節奏去聽單詞,去記錄,去跟讀新聞。
第二周的對話聽力,以長對話為主。對話對學生的聽力要求是抓取關鍵信息,推斷對話處于什么背景,是什么人在進行對話,以及主要內容是什么。我會設計情景對話模式。讓大家練習對話并act out,最后選取一到兩組同學進行展示。課后作業可以是打開腦洞的對話改編。或者基于聽力教程中的對話,編寫一個相似的對話。通過輸出的方式,讓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重組,在不斷使用的過程中,內化到自己的知識網絡中。
第三周是篇章理解。難點是聽完才知道問題是什么,才可以做題。因此,聽的過程,就是一個預測的過程。邊聽邊抓取關鍵信息。這個過程對大家有一點難度。因此,先降低難度,對聽力原文進行改造,把關鍵信息挖空處理,讓學生邊聽邊填空。
第四周以總結為主。經過三周的學習,第四周要復習前三周的內容,把內容整合在一起做小測驗。同時,教同學們如何巧聽英文。這樣形成了一個很好的閉環。可以更好的開始新一章節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