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大學,孤獨是一種常態。不無道理,但也并非全在理。
“優秀的人都是孤獨的。孤獨是一種常態,它并不是一種被動的結果,而是一種主動地選擇,是對自己所追求的事物的一種尊重與堅持……”
如果,我們完全不把每個人看待人際影響的主觀因素考慮進去。我想說的是:其實,你很優秀,但未必是因為優秀而造成了你的孤獨。或是,這二者雖有密切聯系,但完全不對立沖突。
我見過因為忙于自己的追求而疏忽室友交往的人,他們的想法一般是:我與室友三觀不合,不管我是不是只忙于自己的事情,我都不會和他們交好。
我也見過有著自己生活節奏卻與室友相交甚好的人,他們并非是神人,只是在最基礎的水準線上做了更多,待人接物,除了禮儀與修養,除了常人覺得己經是高付出的東西,他們做了更多,更多理解,更多寬懷。
“我有一個室友,非常優秀。經常早出晚歸,拿各種大獎。可是她從來沒受過我們的冷落。因為她懂得如何經營我們之間的感情。她參加比賽,就會馬上告訴我們鼓勵我們一起參加。有時過節難免,她會很認真的給我們制作小禮物。有時寢室氣氛不好,她會立即放下手頭的工作緩和氣氛,然后自己加班的深夜一兩點。這個女生至今是我們班乃至全系人緣最好的女生。”所以造成孤獨的原因,請不要歸結于優秀。
其中滋味與絕妙,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這是真正優秀的人。
或許有人還會說,我們根本不追求這樣的好人緣。其實,我們沒必要這么功利,與他人友好相處,不單單是為了那個叫做“人緣”的名詞,我們所舒心的歡喜的,是那份和睦的情誼,是那份默契的微笑。在你所能及的范圍內,讓你周圍的人,讓你自己,都更開心一些,不是好事嗎?
很多人說我們很喜歡一個人的世界,享受那種孤獨。而很多人也都喜歡,我又何嘗不是。只是,這里的“孤獨”,和青草今天談論的孤獨,有著天壤之別,它們的含義完全不同。
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是否享受在與他人交往出現危機時所產生的孤獨?那種毫無安全感恐慌的孤獨,我曾深有體味,我懼怕,也不再想給它多么高尚超然的評價。因為我也不想再自欺欺人。
我會永遠對自己所追求的事物保持尊重與堅持,但這和孤獨沒有關系。無論我是否孤獨,我都會虔誠地努力。
我見過一個作者,言辭尖銳,他曾寫過:你以為你在合群,你在浪費青春。文中帶著很多個人色彩講述了對舍友的不滿。其實,
知心朋友在世間都鮮有,那么大的選擇范圍我們都找不出三觀完全相投的人,更何況是出于一些微妙的緣分相聚在一起的幾個人呢?我相信在思想認知上多大差別的都會有,我們又怎么能逼迫自己,強求他人呢?
所以,很多不合,不必出言鋒利,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
所以,獨處講求藝術,孤獨,也絕不是你因為看不清自己而找的托詞。
不要再為自己不太理想的人際關系找更多冠冕堂皇看似道理十足的借口。
我們最終,還是要和自己,要和世界,握手言和。
我所理解的孤獨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