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先后順序,連貫性,節奏性”的三要求,復述我最喜歡的影片《相思》
文/冉冉晨光
本片講述了乾隆年間,嘉定才子王初桐與青梅竹馬六娘,相愛卻無緣相守的愛情故事。影片開頭,中年王初桐在街邊小攤上偶見一支紅豆簪子,駐足觀賞,不禁陷入對伊人的追憶。
原來,孩童時代的小初桐,曾冒雨將一顆紅豆送給六娘,并解釋“這是王維詩里的紅豆”。還搖頭晃腦:“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最…”怎奈過分緊張與害羞,“此物最相思”的“相思”二字卻怎么也說不出口。次日,心思敏捷的六娘以一碗熱騰騰的紅豆粥作為回禮。從此,一顆紅豆,成了兩個人不言而喻的小秘密。
江南的雨,總是淅淅瀝瀝,像情絲難斷。轉眼十多年過去了,當年冒冒失失的小頑童歷經無數嚴寒酷暑、勤學苦讀,已是才華橫溢。而伊人,也出落得亭亭玉立,傾國傾城。當兩人在街頭不期而遇,該有多少衷腸要訴?但礙于旁人的眼光,只能擦肩而過,彼此在心頭給對方一個微笑。
造化總是弄人,一個雷雨交加的日子,一串震耳欲聾的爆竹炸碎了這兩顆心。原來,出于“門當戶對”的傳統封建禮教,六娘被迫與一富家公子定親了。得知消息的王初桐如五雷轟頂,萬箭穿心。心急如焚的他已顧不得傾盆大雨,一口氣跑到六娘家的后門--當年他們念《相思》詩的地方。
這一段達到故事的高潮。王初桐用盡全力想砸開大門,可是高高舉起的手又慢慢滑落,直到他蹲在地上,雙手無奈的抓住自己的胸口,失聲痛哭!他在怨誰?怨老天無眼?怨出身貧寒?怨世俗禮教?門里,她低聲啜泣;門外,他失聲痛哭。天地間,是無窮無盡的江南的雨。
最后,一個含恨出嫁,一個遠走他鄉。影片在《相思》詩歌聲中凄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