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未來!
我寫的,所分享的東西都是我看到,聽到,以及胡思亂想想到的東西;我只是把觸動我的內容轉述給你們。我所說的一切都是錯的,重點是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更加重要的是自己每天的成長。期待我們的成長。
“活在當下”,在現在的社會以及網絡中是非常流行的一個建議,很多人聽到這個詞的時候還會感動得熱淚盈眶,但是我在這里想提一個問題“活在當下”真的是一個好的選擇么?之前我說過“安全感”可能是我們每個人的一個枷鎖,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應該放棄一點安全感。安全感其實也就是指的是滿意當前的現狀,熟悉當前的現狀,也就是另一種的活在當下。既然我們的目的是追求個人的成長追求更好的未來,那么活在當下是否還是一個好的建議呢?
過去,現在,將來。
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會活在過去,因為活在過去其實代表了某個人既沒有成長反而還一天天的退步,活在當下如果指的是某個人被困在永恒的當下,那么活在過去那就相當于被永恒的困在更差的地方,我想這樣的結果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么我們有沒有辦法活在未來呢?其實我覺得是有的。這里說的未來并不是時空穿越并不是科幻小說,其實很簡單就是你對你自身的某件事的預測。它具體的執行步驟應該是這樣:
1.你對未來有個預測
2.那個預測需要時間才能得到結果
3. 你篤信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4.于是你按照那個預測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
5.你終將走到那個結果出現的時刻
6.最終證明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7.那么,由于你提前按照未來正確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于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你生活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來”的。
預測并不是說我們具備預測具體到很細致的某一件具體的事情,比如并不是指我們能夠預測到下周彩票開獎的號碼,更不是指我們能夠預測到第二天股票的漲跌,這些都是神話和我們沒關系。這里的預測其實只是指的是我們在當下的情況根據我們當前的狀況對我們自己未來的某一件大概的事情有一個具體深入的思考。
我在畢業的時候篤信在IT行業最重要的技能是英語,英語技能好的人一定在未來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而我們讀書期間的英語完全書本話,完全無法在正常的工作中應用,所以我一定要去找一家英語環境好的公司作為我職場的第一家公司。因為我篤信我的這個預測是正確的,在我踐行的這個過程中受到了很多外界的阻力,包括朋友,同學,家人,以及很直接更高薪水的阻力,但是因為我的篤信所以我才有機會扛過開始階段的困難,并最終走向我預測的那個結果。這就是我當時一個很簡單的預測。
有的人會說這不算什么預測這是很顯然的事情,對,其實甚至不需要什么預測,只需要認真對待哪些簡單,樸素而又深刻的道理,若是經過認真思考認為它是正確的,那么就要篤信,并且按照哪些道理踐行自己的生活,那么,終有一天哪些道理就會真的“顯靈”了一樣,明確無誤地證明給你看:“你就是做到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別人困在當下的時候,你活在了未來”。
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對未來的各種事情做各種想象,但是其實大多時候我們都只是“想一想”的階段,這無可厚非,但是只有那些我們進過深入思考并且篤信的預測才能真正改變我們的行動。而且深入思考并且篤信,一定要篤信才可以。這就像你知道了下期彩票的中獎號碼,你怎么可能忍住不去買彩票呢?其實我覺得,既是每個人的身體都活在當下,但因為每個人的思考質量不同,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活在不同的世界里。篤信的根基并非盲目的自信。而是源自扎實的推理和不斷的拷問,沒有足夠的數據,不會輕易下結論。
預測一定準確么?其實說實話我覺得預測并不一定是準確的,很多時候預測的成功的歷史數據可能很難看,很有可能你預測的事情并沒有按照你的預期發展,從這個層面上說沒有做到“活在未來”又或者說“活在了錯誤的未來”。那又怎樣?因為如果預測了至少有可能有機會活在未來,如果不去預測那么就永遠的困在當下了。活在未來這件事,一輩子做到一次(一輩子并不是指的是人的一生,一輩子指的是3年或者7年就是一輩子)就很開心了,這種快感就是好比在世界上都不知道太陽東升西落的時候你預測太陽會從東邊升起,然后你不遠萬里跑到海邊看到太陽真的是從東邊升起那個時候的你所得到的快感。一旦開啟了這種思維模式,一旦有一次清晰的成功經驗,就再也無法停止了。
自己對未來的打算,自己對未來的預測很多時候會得到身邊人的不理解,反對甚至是嘲笑。原因僅僅只是我們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這是人之常情,那么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境遇怎么才不理解,反對甚至嘲笑中一步一步向自己認可的方向前行呢?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類比:如果你預測了下周彩票的中獎號碼,你會告訴其他人么?我猜不會,應該會偷偷把彩票買回來吧。那么為什么換做其他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就那么希望別人的認可呢?好奇怪。別人的認可和支持最多只能當成是額外贈送的,只要確定自己的判斷,反對的人有時候越多越好。從心理學的研究上來說:相比起宣布自己目標的人,那些選擇不說出來的人,更容易實現目標。
我們對自己未來的預測其實大多時候我們都是因為:害怕自己預測錯誤。而不敢作出預測導致我們不敢”活在未來“,最終導致我們嘗試了很多東西,最后都會回到最初的困境中,被永遠的困在當下。我相信預測的能力是慢慢培養起來的,是可以后天習得的,如果沒有這方面成功的經驗,我們應該從短期的預測開始不要判斷太遠的未來。因為大部分的過度預測的意義其實都不大,因為一旦過度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想要每個細節都把控到位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是無法做到的事。而且對于預測而言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動去驗證,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的想法。
最后留幾個我在面試中最長問的問題:
1.你曾經做出過最重要的正確預測是什么?為什么重要?
2.你做出過最大的,而自己最終并沒有因此收獲的預測是什么?為什么是最大,為什么沒有因此收益?
希望你也能記錄并分享你自己的想法,讓我們共同成長。
第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