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承接上一個概念,提出我們不應被困在永恒的當下,應該活在未來。隨后提出如何活在未來:
1.你對未來有個預測;
2.那個預測需要時間才能得到結果;
3.你篤信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4.于是你提前按照那個預測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
5.你終將走到那個結果出現的時刻;
6.最終證明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7.那么,由于你提前按未來正確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于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你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來”的。
作者接下來舉了一個關于知識的例子:
知識就是力量;
科技就是生產力。
他從初中時代就把這兩句話摘抄在自己的日記本里,然后篤信,堅持去做。最后他感慨:在知識積累這方面,我確實做到了“活在未來”。
因為許多年來,他確實—直在用知識賺錢,講課,寫書,投資,創業,都是靠知識的,且靠不斷習得,不斷改進,不斷積累才能產生有意義的知識。然而這些道理是我們人人都懂的道理啊,甚至都不需要去預測,為什么很多人卻不重視呢?
線下的討論認為:過去我們一直在讀書,甚至研究生,博士畢業,卻沒有因為高學歷而財富自由。相反,有些初中沒畢業的人卻有不少當大老板,甚至流傳著一句話:大學畢業的給初中畢業的打工。因為種種這樣的社會現象,有些人會覺得讀書沒用。從我自己的經歷來看,我認為:
第一:這是把學校學習的課本知識等同于知識了,太過片面。
第二:書本知識有些多年不更新,這樣的學習無異于活在過去,甚至都不是活在當下。
我很佩服我的婆婆,一天學堂沒進過的人,卻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她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有著她的信仰和做人的準則。她在的時候,家里里里外外都安排的非常妥當,在家族里也是個說話很有份量的人。周圍人也都對她好評如潮。她對后輩的要求,就是要有智慧。在我看來,她的人生閱歷,她的宗教信仰,通過她的內化融會貫通,就構成了她的知識體系。
所以我認為,知識不局限于學校所學,更不局限于書本本身。在于你的眼界,你的廣度,你開放的態度,所有接收的信息融會貫通構筑每個人不同的知識體系。
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有些人雖然重視知識,但如果只是口頭說說而已,不去實踐,自然也不會有好的積累。還有的人,雖然重視了然后也實踐了,但是因為短期沒有看到成果,沒有持續的去做,也不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況且預測這事,本來就帶著不可確定的因素,即使持續去做了也不一定會有預期的結果呢!可那有怎么樣呢,不是說好了要放棄“百分之百”的安全感嗎?
預測未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因為這樣,就不去預測嗎?
線下討論的時候,也有人提到自己之前要求完美,沒完全確定之前,不輕易去做一件事。但是剛開始的時候犯錯是很正常的啊,我們也不應該害怕犯錯誤,每次失敗過后,學著去總結經驗,為以后做出更準確的預測做準備。不要期待一次就能成功,也不要期待有萬能公式,所有的路都需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在這種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未來才可靠。
當我們學會尊重事實,在這個基礎之上相信邏輯,對于這兩點做的越充分,離未來的距離也會越近。
我們所說的“活在未來”,本質上來看,只能是“思維上活在未來”,因為對于我們的肉身來說,必須也只能“活在當下”。
對于“活在未來”這件事,一輩子做到一次,就很開心了,收獲會不可想象,可問題在于,一旦開啟了這種模式,一旦有一次清楚的成功,后面就停不下來了,因為做到會越來越容易,越來越自然,乃至于最終只能在思維上“活在未來”。
線下有個朋友在分享她過往的經歷的時候,也印證了這一點。她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領導問她以后對自己的規劃,她表示五年后要自己做,現在果然做到了。在工作期間,預計花三年時間帶領團隊走上正軌,完成團隊建設,結果也提前大半年完成了。現如今,自己入住一個新的小區,即在著手做一些公益的活動,免費提供裝修相關的支持,她相信,這一次她也是活在了未來。日后有人想要裝修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會想到她。她即是不斷的讓自己活在了未來。
對于我而言,我夢想著一直這樣下去,做一個自由的全職媽媽,陪伴孩子成長的同時,還能跟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我篤信每一個人都希望看到越來越好的自己,包括全職媽媽們;我篤信媽媽們都愿意全情的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長;我篤信全職媽媽們需要有一份價值感,可以有足夠自己支配的金錢,且不是靠他人給予;
我要做的,即是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媽媽們來解決這些問題。而我現在在做的也是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一點點沉淀自己,積累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把自己當成一個項目在投資,最后結合陽光森林加安利搭建的平臺,最終來讓我的夢想落地。我篤信,我會走到我設定的這個目標。
最后我想說的是,當我們“活在未來”,而大部分人只是“活在當下”,甚至是“活在過去”的時候,往往我們的行為不會被支持,甚至包括我們最親近的人。作者在文中認為: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所有人都是外人,包括我們的父母,愛人,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對待不被支持的正確的態度是:默認沒有人支持你,把別人的鼓勵當作額外贈送的。
我們期望別人認可我們對未來好的期許,然而,只要確信自己的判斷,其實反對的人越多越好。就像彩票號碼一樣,如果你確信自己是正確的,那你恨不得所有人都不相信你才好呢!不是嗎?因此篤信自己的預測,堅持去做,結果是對我們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