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剛出生時,都有一個價值感的瓶子,里面裝了滿滿的愛。
隨著我們慢慢長大,我們的自我價值感也發生著變化,有時充盈,有時匱乏。
令人欣慰的是,自我價值的瓶子是可以被裝滿的。
當瓶子空了的時候怎樣把瓶子裝滿?
我們的瓶子并不是與生俱來就是空的,現在我們可以去學習一些更有價值的東西來充滿這只可愛的瓶子。
家庭治療一直在做的核心的事情,就是讓人們看到價值感的滿足并不來自于他人,而是來自于自己;并幫助人們去愛自己,裝滿自己的瓶子,讓自己的內在和諧起來,然后幫助別人把他們的瓶子填滿,從而收獲和諧關系。
提升自我價值其實很簡單:
無非是放下過去的影響,重新評估過去的經歷,回到原生家庭里,看看當初的真相。
我們也可以從內在看,從自己身上獲得滿足,看到自己的資源,然后相信自己的價值。
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資源你相信你有一個資源寶藏嗎?說資源,我們就要從特質開始說起。特質就是一個人相對穩定的思想和情緒方式,是其內部和外部的可以測量的特性。
我們把一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均表現出的一些特點,稱為個人特質,如害羞、進取心、順從、懶惰、忠誠、畏縮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描述一個人人格特點的形容詞。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特質:
我們喜歡的特質,我們就稱它為優點,如有毅力的、堅持的、果斷的。
我們討厭的特質,就稱它為缺點,如固執的、沖動的。
特質是我們生活、交際和處世的基礎,具有好的特質、良好的性格會讓我們生活幸福,容易成功,所以我們喜歡優點,討厭缺點。
只是,你怎么界定你的特質是優點還是缺點呢?事實上我們身上所有的優點缺點,所有的特質,這些都是我們的資源。
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都在為我們服務著,支撐著我們的生活。
優點和缺點是一個片面的說法,只在事情上存在,在人身上并不存在。
因為優缺點是我們給它的一個定義,實際上它只是我們的一個特質,沒有好壞。
我們常常討厭自己的半途而廢,并希冀自己堅韌。但是堅韌卻未必是優點,因為它的同義詞就是固執。固執我們就很熟悉了,死腦筋,鉆牛角尖,不撞南墻不回頭,無法溝通,不可理喻。這樣的特質我們可能都不喜歡,而且討厭跟這樣的人交流。可實際上你怎樣區分堅韌和固執呢?它們具有同樣的行為特點:不屈不撓,不放棄。
當我們認為事情正確的時候,我們喜歡自己這樣,就把這個行為定義為優點。
我們覺得這件事情是錯誤的時候,就會討厭自己這樣的特點,就把這個行為定義為缺點。
行為表現本身沒有改變,是我們對它的接納程度定義了優點和缺點。
果敢和沖動是一個意思,都是不假思索,立即決定。謹慎和優柔寡斷是一個意思,都是想太多,不愿意輕易做出決定。
在有了這些認識的前提后,我們就可以盡情發掘自己身上的特質,那些都是優秀特質,都是我們的資源,它們都為我們的生存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不必因為自己在不擅長的事情上不能使用而感覺到不接納甚至自責。
這些特質就像是我們的工具一樣。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它們會對我們有所幫助,對我們沒有用的時候,它們就阻礙占用我們的空間,甚至會不小心傷害我們。
我們的優缺點就是這樣形成的。
可是工具本身沒有好壞,那只是一種存在。
我們所有的特質就是這樣一種存在,沒有好壞,只有接納和不接納,會用和不會用。
用對了地方就是優點,用錯了地方就是缺點。
事實上不存在垃圾,垃圾都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特質也是。
不要輕易把自己的某個特質定義為缺點,你可以嘗試把它挖掘出來,看看它對你帶來過哪些益處。
我見過一個女孩很不喜歡自己的羞澀,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夠活潑,不能融群,聚會總是自己呆著,沒人注意到,很羨慕其他小伙伴能那么輕易和別人打成一片。為這個羞澀,她苦惱過很久,并且認為她這么老實、這么笨、這么羞澀是不會找到男朋友的。直到后來她遇到一個男孩,看著她的眼睛說:我喜歡你的文靜。
我也曾不接納自己的內向,覺得一個男人靦腆是多么可恥的一件事情,我曾經企圖參加成功學的課程,跟著打雞血,但并沒有過多少實際的改變。直到我學了薩提亞,開始了自我轉變的旅途后,驀然發現,如果我愛鬧騰了,外向了,活潑了,我用什么來寫作,用什么來反思,用什么來對人性敏感呢?
所謂快樂,就是拿自己的長板做事;所謂痛苦,則是拼命拿自己的短板彌補。
一個人拼命想改掉自己的性格,彌補自身的缺點,改了很久才發現“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曾適用于團隊建設的木桶效應,被拿到了個人改造上,讓無數人曾經試著彌補自己的短板,痛苦改造。
你并不需要改掉自己的缺點,或許你只需要在行為上多注意一下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你需要了解自己,挖掘自己的資源,發揮自己的優勢。
你也可以試試,怎么把你的缺點轉化成優點:只是把它用到能發揮價值的地方,而不是否定這個特質。
我是湯麗蘭,專注0-12歲兒童心理研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薩提亞家庭治療師,提供親子課程,父母課堂,心理咨詢,青少年訓練營,演講口才訓練,微信:tang-zkyxls
如果在育兒過程中有什么疑問可以留言提問。我會解開你的疑惑,讓你育兒不再迷茫。歡迎新老朋友一起聊聊養孩子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