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這本書告訴我們記筆記,它的作用是為了重現所學的內容,當你看到你記得筆記的時候就能瞬間回想起你聽課時候的樣子,以及說了什么。

全文說到方格筆記本,它其實是對信息整理能力的一種提升,同時也理清思路。

(一)框架

我們所學習到的知識以及信息或者想法,我們都需要把它梳理出來,整理有序的擺在框架上這樣,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就能反應快。

就比如說找東西的時候,當你要在一個雜亂的盒子里面找一支筆,那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那如果讓你在一堆擺放很整齊的書架上找一本書,那你是不是可以很快的就找到呢?這是同樣的道理。

當我們把知識信息想法都整理起來的時候,當我們要用它們的時候,早起來就很快,這就是很多人都說的這個人好聰明呀,他的反應好快呀,那他絕對是在這方面下了功夫。

(二)A4

其實我以前很喜歡買那種小本子因為容易攜帶,然后會覺得自己寫的筆記不夠多,不需要那么大的筆記本,所以買的筆記本都是偏小,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要用大的筆記本,a4尤其推薦。

因為我們在思考的時候,本子的大小它會影響到我們思考的范圍,當你的大腦覺得你的本子很小的時候,它想的點可能就只有那么一點點,當你把本子擴大成a4的時候。大腦想的事情就會變多了,也就是你的想法會更多。

所以我們用a四紙筆記本來寫筆記的時候它可以提高我們的思考力。

(三)標題

其實之前也寫過很多筆記,但是找起來特別麻煩,因為我只能記住它大概在什么位置,但它具體在哪一頁,真的記不清楚了,這個時候要找他,其實是需要花很多時間的,因為我需要把每一頁然后都看遍,然后才知道他寫在哪里。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采取一個方法,就是一頁一主題,一標題就跟報紙一樣,當你打開報紙的時候,你可以很清晰的發現它這一頁講的是什么,它的標題特別突兀,當你看到標題的時候,就能知道這一篇文章我想不想看,以及這一篇的重點是什么,一目了然。

我們記筆記也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也看標題就能知道我想要找的答案在不在這一頁頁里面,這可以大大節省了我們的時間。

(四)10000頁計劃

為什么麥肯錫他會推崇手寫筆記,那是因為我們在寫的時候會進行大量的思考,當我們要把筆記做好的時候,我們也需要大量的練習,麥肯基他們在做筆記的時候有一個很明確的規定,每天要記10頁筆記,連續記三年,這個時候你才算出師了。

對我來說我可能會懶得寫,因為每天寫10頁對于我來說真的是太困難了,但是這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當你覺得實業太多的時候,你可以嘗試從3頁5頁開始慢慢往上加,當你能承受 10頁的時候,就可以按照麥肯錫他們的步伐走了。

我們還可以把我們記下來的筆記做一個整理分析,把同類型的筆記放在一起,當我們需要它的時候,是可以很快的找到它,同時它那一類的筆記我都能找到,在可以從一個點擴展成一個線,然后到一個面。

(五)黃金三分法

一張紙需要把它分成三個部分,第1個部分是行動,第2個部分是事實,第3個部分是對狀況的解釋,當然不要忘記,最重要的是要給他們起一個標題。

用最經典的例子空、雨傘空是現在出現的狀況,比如說你發現天空有烏云了。

對現在的情況進行解釋,你覺得天上有烏云,所以你覺得要下雨了,發現螞蟻搬家了,同時風變大了,有下雨的前兆。

傘、依據該解釋的行動因為要下雨了所以決定。

在寫筆記的時候,我們可以用y主要言之重點是等等的邏輯連接時找到筆記與筆記之間的邏輯關系,讓它們形成聯系,找到各自的伙伴。

最重要的我們需要下意識的或者說刻意練習做總結,把這一頁的內容做一個概括,這可以鍛煉我們的腦力。

而且我們在做筆記的時候,他其實是要從大量信息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會舍棄掉很多信息,這可以鍛煉我們的舍棄能力。

看完這本書之后,覺得做筆記也是需要方法的,需要大量的刻意練習。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