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進去看世界華語懸疑文學大賽《梨生》
不是很喜歡吃酒席,卻獨鐘愛壩壩宴。
誰家開壩壩宴請我,心中定是歡呼雀躍,既可吃飯,又可踏青,還可重溫記憶中的儀式感,與鄉鄰其樂融融,實在是美哉!
這個春節,幾乎蝸居打理瑣事,卻在節日的最后一天爭取到一個參加壩壩宴的機會。
先談談壩壩宴的由來,三百多年前,“湖廣填四川”,湖廣移民到四川后,在墾荒、開渠、平田、挖井、建房、收割打谷、插秧搶種時,同村、同宗、同原籍的相互幫助,一起勞作、一起吃飯。
這樣逐漸形成一種約定成俗的規矩,替誰家幫忙,就由誰家提供飯菜招待幫忙的人,在田邊地頭挖灶做飯,幫忙的人圍坐在院壩里一起吃飯。
隨著歲月的流逝,到后來,為了聯絡感情,移民們婚娶、壽誕、娃娃過滿月、建新房上梁等大事,都邀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前來聚餐慶賀,被邀者也隨俗湊一點份子意思意思,來的賓客越多,主人家越有面子,因為山潮水潮不如人潮。
今天是去給老壽星做九十大壽,我們去沾老壽星的喜氣。
請跟我來,出發!
(一)在路上看風景
四川的冬天,也是郁郁蔥蔥的綠。黑山羊美美地享受著它的盛宴。
哪怕是用手機隨手一拍,隨便一片地,一個小山坡,也可入畫,我愛我的家鄉。
油菜花己星星點點地冒出來,再過兩月,將是一片花海。
那青翠欲滴的綠啊,剝下綠葉,干椒榨香,爆炒出鍋,該是怎樣的美味?
漂亮的蘆花雞,色彩豐富、光鮮亮麗的羽毛展示著它們的美麗,孤獨的鴨子混跡其中顯得形單影只。
注意看畫面的看左下角,竟然是個窖洞,雞們享受的是冬暖夏涼的窖居,高級吧?怪不得如此靚麗。
幸福的母雞們,一看這體型,就是會生養的寶貝雞:)
住樓房的雞們,看起來怎么這么憂郁?
雖然你們住著樓房,卻遠不如前兩幅中的雞們快樂幸福光鮮。
原因嘛?聰明的親們自己想想羅……俺就不說了。
雞年大吉啦,多上了兩張雞圖。
(二)到家啦,
喜歡的就是這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最珍貴的客人,才享受得到邀請回家吃飯的待遇:)
大廚房設在露天中,先上個遠景,青山綠水作背景,透過櫻桃樹枝,隱約可見冒著煙的大鋁蒸籠。
生活的氣息,就這么濃濃地透出來…
鏡頭拉近,大大的蒸籠,紅紅的火,紅紅火火過新年。
記得以前的蒸籠是篾編的,放置于山水之中,更有一番滋味。
誘人的食物
以前的壩壩宴主要是蒸菜,絕大多數采用:軟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魚、蒸渾雞、蒸渾鴨、蒸肘子、夾沙肉、咸燒白這九種,用大大的土碗盛了,稱為‘‘九斗碗"。
發展到現在,已逐步餐廳化,不再限于蒸菜了。
其實還是好懷念以前名符其實的九大碗。
美美的菜
(三)候席中,隨我去蹓跶。
發現一窩白白嫩嫩的小豬崽,白白的,粉粉的,哼哼唧唧,三五成群,有的活潑潑,有的怯生生,各具姿態,無限可愛。
別這么忽閃著你那雙大耳朵,楚楚可憐地望著我好不好?俺手上可沒好吃的東西給你,怪內疚滴。
人家害羞嘛,別用手機拍我們行嗎?
光榮的豬媽媽酣睡著,完全不理身外事,怪不得可以長得這么胖。
廢棄的石磨靜靜地訴說時光的故事,回憶當年磨豆的光輝歷史…
馬扎、摩托、打谷機、土墻、藍門框,奇妙的組合。
摩托、頭盔、土墻、窗,還有粉筆寫的英文字母,完全可以做一個很有味道的櫥窗。
小時候特別喜歡木制的打谷機,覺得它就是一件藝術品。
閉上眼想想,這幅畫,下面換成木制的打谷機,該是多么的協調和美啊。
如今換成鐵制的打谷機,倒是經久耐用了,省力了,也好
土墻上隨便掛個竹籃子,也是美的。
它們在一起,靜靜散發出鄉土的家的味道…
鄉間用鐵鏈拴養的狗,大抵是特別厲害護家的狗,今天自然是只能被關起來啰。
看著我干嘛?哦,你說你想要自由?
(四)開席啰!
煙花放起來,鞭炮響起來,日子紅起來,人們嗨起來!
可以這么肆意地放鞭炮,爽,群山開始若隱若現,宛若繚繞的仙景。
瑣吶吹起來,二胡拉起來,鑼鼓敲起來,歡聲笑語賀新年,祝愿老壽星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笑盈盈的姐,美味傳上來,好有特色的傳菜盤。
露天大廚房熱火朝天地進行著分菜。
魚頭是要對著這桌的尊者,這可是有講究的。還有好多講究我另立篇目寫。
壽桃梳著可愛的流行丸子頭,打著粉,擦著胭脂,鼓著小嘴上桌子給大家拜年啦。
龍眼是壩壩宴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甜蜜而富有(油),這是我給它賦予的意義。
肘子也帶著滿臉的膠元蛋白,打扮得花紅柳綠地上來了。
這道菜的名字不告訴你,告訴你了你會說俺在罵你,聰明人自己猜。
在俺們四川,
走人戶吃了不說,
走的時候,主人往往還會給你打發東西,
這,叫禮數。
不信你看,毛巾、炒花生、核桃、糖、餅干,竟然還有皮蛋!
豐富吧?好大一包。
所以咱四川稱得上禮儀之川:)
啥叫走人戶?打賞了我告訴你。呵呵
走人戶結束,
帶著滿滿的喜氣,
滿滿的祝福,
回家啰,只見萬物復蘇,春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