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婆梅寶

圖片發自簡書App

梅寶八歲那年的冬天,連續生了兩個女兒的母親生了第三胎,梅寶終于有了個弟弟。舉家上下歡天喜地。

梅寶連續發了兩天燒,母親重心放在弟弟身上沒察覺,直到她抽搐后才發現驚慌失措找醫生。治愈后的梅寶有點呆,不如以前靈活。父親自責地對母親說,這孩子的腦袋燒壞了,我們疏忽了她。

梅寶家境不錯父親送她念書,讀了兩年只認得幾個字,同學嘻笑地叫她呆子。她不想讀了回家專心照顧起弟弟和妹妹。

弟弟上學時不小心碰翻王二的鉛筆盒,暴躁的王二掄起拳頭揍向他的鼻子,鮮血流下來染臟了上衣。梅寶帶著他去找王二,遠遠地看見王二哥倆在逗蟋蟀,就原路返回。

第二天,經過王二家發現墻頭曬著他的布鞋,梅寶取下一只扔在了他家的咸菜甕里。等王二家人發現時,鹽漬侵蝕的鞋爛了不能再穿了。王二母親知道事情的原委,把王二結實地揍了一頓,說他竟然招惹少腦的梅寶。弟弟在學校不再受欺負,王二看見梅寶繞道而走。

陽春三月,十五歲的梅寶突然胡言亂語,晝夜不分。父母帶她去了醫院找不出病因,試著吃了許多偏方也不見效,郎中說她得了失心瘋。連續一個月后,癥狀自然好了。可每年的春天總會發作,村民暗地里叫她瘋子。

梅寶的弟弟和妹妹聰明伶俐,成績名列前茅,經常受到學校的嘉獎。同學們都說梅寶是撿來的,一點兒也不像他們家的孩子。

長大后梅寶眉目清秀,只是村里村外都知道她除了呆外偶爾還發瘋,沒有人去提親。父母長吁短嘆,愁白了頭。妹妹和弟弟學業有成陸續離家發展,父親覺得呵護不了梅寶一輩子,托熟人找個忠實可靠的人家。

鄰村的楊大腳今年三十二歲,血絲蟲病讓他的左腳比正常的大了三分之一。幾年前,說了門親事,后來女方得知他是大腳后,想退了彩禮悔了親。媒婆是楊大腳的表姨,他央求表姨去說情。媒婆好說歹說女方家長油鹽不進,只好找到那姑娘連恐帶嚇要她嫁給楊大腳,誰知姑娘膽小一時又想不開,半夜找了根繩上吊死了。家里悲慟萬分告了媒婆,解放初期政府提倡婚姻自由,取消了包辦婚姻,媒婆吃了官司。

楊大腳落得了人財兩空,家里又窮就耽擱下來。梅父覺得楊大腳除了腿疾外,勤勞又實誠決定把梅寶嫁給他。楊大腳考慮自己年齡大了,弟弟也已成年,家里只有三間土屋,點頭答應了。梅父準備了豐厚的嫁妝,于是二十五歲的梅寶成了楊大腳的妻子。

梅寶雖然有點呆,家務活干得不錯。不犯瘋時話不多,公婆間相處和睦。第二年就生了個女兒癡瘋犯了,楊大腳不由得緊張,但看見她喃喃喃自語對孩子呵護有加,不忘喂奶,放下了心。他本來是個粗糙之人,不會軟語撫慰,由著她的性子慢慢轉變正常。

楊大腳父親去世三年后母親也染了重病,梅寶小心伺候了八個月,婆婆還是撒手人寰。按當地風俗,父親吃住大兒子家,死后喪事由大兒子處理。母親就由小兒子的負責,沒想到小叔子賴了賬,父親時自己沒掏一分錢,輪到母親,他要讓楊大腳負責喪事的一半費用。楊大腳氣得直跺腳,他弟弟僵持著不給母親入葬。

大冬天的早上,地面鋪上了一層白白的霜。梅寶呼著熱氣去小叔家,為死去婆婆磕頭跪拜,都說入土為安。梅寶不禁問什么時候落葬,小叔子覺得她好欺負,說等他們錢到就辦事,沒有的話讓她去娘家借。身邊的弟媳乜著眼冷冷地看著她,梅寶攤了攤手轉身走了。

梅寶回家推了輛木制的二輪車,拿了一條厚棉被再回小叔家。她把婆婆的尸體裹嚴實不見一點光,(當地稱死人不能見光)然后抱上了車推起就走。小叔也不阻攔,心想這個傻子可能要推回家,自己可以了卻這樁事。他遠遠地跟在梅寶后面看著,梅寶推著婆婆上了長山河大橋,小叔子一看情況不對,氣喘吁吁趕了上去。梅寶看著小叔說:″你們不要就把娘推下河喂魚吧,我讓你哥通知親戚不必吊喪了,說你把娘喂魚了。”

小叔聽了破口大罵:"你這個瘋婆子,把娘喂魚讓我們的臉面往哪兒擱,我哥娶了一個瘋子瘋了兩個。”說完生怕有什么閃失,奪過梅寶手中的車子往家里跑。鐵青著臉把母親的喪事辦了。

農忙,楊大腳帶著梅寶去插秧,她插了這棵忘了耶棵,七零八落搞得秧田里一團糟,楊大腳只好無奈地讓她回家。梅寶的弟妹都成了教師,看到每年開春姐姐常犯的瘋樣甚是糾心。商量以后帶著梅寶去了大醫院,配了許多藥回來。囑咐楊大腳讓她按時服藥,平日盡量不要用言語刺激她。

服了藥的梅寶春天里的瘋病沒有再犯,只是呆得厲害了。常常坐在門檻上默不作聲,女兒的衣服忘了洗,楊大腳不能準時吃到她的飯,家里亂糟糟也不收拾,楊大腳索性停了她的藥,讓她恢復原樣。

梅寶三十五歲懷了第二胎生了個兒子,已是中年的楊大腳樂開了懷。孩子兩個月梅寶哇哇大哭,楊大腳以為她瘋病又犯了,梅寶說孩子的頭有點歪,怪不得吃奶的時候老是掉奶頭。楊大腳仔細觀察梅寶說得不是胡話,連忙抱著去醫院,醫生在孩子的脖子上摸了半晌,沒發現什么,檢查全身都很正常就說估計長大自然會好。

兒子長到了十歲頭仍然沒周正過來,向左邊傾斜。同伴從不叫名字喚他歪頭,歪頭他身體精瘦靈活地像個猴。隔壁張嬸家的大黃狗溜進來吃了他家的雞,被他逮住了,往狗尾巴上抹了油點著了火,狗嚇得滿院子亂竄亂叫。梅寶雖然心疼雞,但歪頭這樣報復惹她生氣。操起竹枝往他身上揍,歪頭扭身就跑,執拗的她追出一里路仍不肯放過,歪頭心軟,索性停下等她追來說:″娘,你歇一歇再打我吧,我不跑了。"梅寶一聽,扔掉竹枝,哭笑不得。

歪頭放學回家,和同伴們經過鄰村周家,伙伴劉軼說周家院子大,里面吃的東西多。三人翻了院墻,摘了桃子發現房門沒鎖又順手拿了包餅干溜了出來,大伙分食后各自回家。一星期后事情敗露,梅寶這次再沒饒他,揍得歪頭屁股開了花,連聲求饒。

梅寶不再讓歪頭跟那兩個同伴一起混。每天放學后,歪頭跟著楊大腳去河邊摸螺螄撈河蚌,賣了的錢歸歪頭,梅寶說自己掙錢自己花。那兩個伙伴膽子越來越大,在一次偷電纜的時候被抓進了班房。

轉眼歪頭已是十八,村里來了個江湖郎中說包治百病。梅寶把他請回了家,他拔弄著歪頭的腦袋說:"小伙子,我會幫你治好的,到了娶媳婦時,不要忘了請我喝喜酒。”說罷,讓歪頭脫了上衣,取出銀針在他重要的穴位上針灸,半小時候收針。連續三天后,郎中開始對歪頭的頸脖發功,突然大吼一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往歪頭腦袋上一托,剛感受熱麻后的歪頭,覺得脖子猛地一痛,視覺開闊起來,心里一陣狂喜,腦袋正了。緊張的一家人放下了懸著的心,給郎中包了個大紅包千恩萬謝,郎中留下地址揚長而去。

歪頭并不因為周正了腦袋而改了名號。眼看到了二十四歲,梅寶托媒人物色姑娘,人家一打聽都搖頭,大腳和瘋子生個兒子叫歪頭,誰敢進家門。梅寶聽了著急瘋得厲害了,嘴里罵罵咧咧,罵不長眼的姑娘,罵不保佑他們的祖宗。村里人避著她,生怕一不小心惱了她后,被她罵個祖宗十八代。

媒人見她怕了,腿跑地更勤了。終于物色到一個姑娘腿微跛,但聰明能干,她不計較歪頭的家庭情況,要求對方人好就行。梅寶一家商量了半天,決定看看再說。沒想到歪頭一看就入了眼,姑娘長得水靈還有手藝會縫紉,歪頭說非她莫屬。

歪頭要結婚了,梅寶讓他給郎中寫封邀請函,按地址寄出后郎中沒有來,估計又云游四方了。媳婦識大體,知道婆婆的性情,從不在小事上和她作計較。婚后一年生了一對女雙胞胎,梅寶開心地合不攏嘴。

梅寶往媳婦房間跑,給她端湯送水為孫女們換尿布。拿著孫女粉嫩的手輕輕地撫摸,媳婦看著她歡喜地樣子輕聲道:"等孩子能走路了,你來帶吧,現在她們還小你一個人忙不過來。"梅寶喜滋滋地頻頻點頭。

三間土屋因為人員增加顯得捅擠,家里瓶瓶罐罐的東西一多,房里連落腳的地方也沒有。梅寶的弟弟妹妹看著勤快忙碌的外甥,下班回來就去河塘里撈魚捕蝦,給補貼家用。他們準備幫外甥一把,拿出些錢幫他蓋樓房,歪頭喜出望外,感謝娘姨和舅舅解決了他的困境,表示以后和媳婦掙錢后會慢慢還。

梅寶家的二層樓房半年后落成了,她的房間寬敞明亮,為了方便她喜歡住樓下。這一年瘋病破天荒沒有犯,歪頭說主要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緣故,希望母親瘋病從此不要再犯。

孫女們一周歲了,媳婦把孩子交給梅寶,自己去服裝廠上了班。梅寶背上馱著手里牽著,兩個長得穿得一模一樣的孩子煞時可愛,梅寶喂飯總會糊涂搞錯,孩子吃了一口轉了一圈,她就不知道剛剛喂得是誰,往往貪食的老大吃得撐,老二沒吃飽餓得哇哇哭。媳婦把孩子的衣服換成不一樣,她教梅寶喂飯的時候讓孩子坐在兩邊椅子上,自己坐中間,左一口右一口就不落下。這方法果然很有效。

不久,梅寶發現一個孩子的耳朵邊有顆痣,媳婦說也沒注意,查看后告訴她有痣的那個是老二,梅寶有點得意,以后就摸孩子的耳朵喊"大娃″"二娃"。

三歲的孩子在家呆不住,梅寶領著她們去隔壁張嬸家里玩。張嬸是個心細的人,關了院門上了井蓋,兩個孩子在院子逗貓狗玩,梅寶進屋看張嬸煮南瓜糊面做粑粑。直到蒸鍋里飄出南瓜粑粑的香味,她想起了屋外的兩個娃娃,一看只有一個娃蹲在地上摳泥巴,另一個不見了蹤影,而拴著鐵鏈的狗窩旁甩著娃娃的小背心。

梅寶一驚,趴在地上呼天搶地哭起來,張嬸聽到動靜從屋里跑出來,梅寶邊哭邊罵:"你家上次那個大黃狗吃了我家的雞,這次大黑狗吃了我家的娃。”張嬸說:“不可能,狗怎么會吃娃娃,還拴著鏈子呢,你快起來我們找找。”張嬸看看插栓的院門沒打開,院子大,就呼喚著往四周的墻角落里找。東邊墻角雞舍門口突然探出一個娃娃的頭,嘴里咯嗒咯嗒學母雞叫,手里捏個蛋從里面爬出來。張嬸一看又氣又好笑,把粘著雞屎二娃帶到井邊洗干凈,地上的梅寶看見娃回過了神,臟兮兮地猛撲過來。張嬸阻止她說:“洗干凈后,和娃娃一起進屋吃粑粑。”三人吃完后,張嬸挑了些讓她們打包帶回家。

時光穿梭,孫女們長得婷婷玉立都讀了大學。梅寶老了步履蹣跚,一生辛勞的楊大腳一病不起。歪頭帶著他輾轉了幾家大醫院,并不見好,冬至那天溘然長逝。梅寶這段時間身體很不舒服她沒有說,仍然陪著楊大腳晚上堅持守夜,家人勸她早點休息,她不愿意說再陪大腳最后一晚。第二天,楊大腳床頭的長明燈亮著,梅寶靠在那里,歪頭喚她沒了呼吸,再也沒有醒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622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716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746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91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706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36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29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20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2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51評論 3 36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7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6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57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66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606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407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43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的故鄉---梁家村》 前幾日,我因事冒雨重回我的家鄉---梁家村,這個古老而美麗村莊,讓我一生都難以釋懷,靜夜...
    常樂人生閱讀 2,347評論 10 9
  • 四月的天不知哪里傳來的陣陣蟬鳴。 天氣預報說,今天會下暴雨,出門帶了一把長柄傘。 九點的上海,不算太晚。我踩著白色...
    整體愛叨叨叨叨閱讀 808評論 2 4
  • 1、直覺還是分析? Eric Dion曾經做過一項讓普通人辨認品牌包包真假的實驗,結果,本身擁有幾個品牌包包的人,...
    云上于天飲食宴樂閱讀 773評論 0 0
  • 我是被一場暴雨給吵醒的。 早上八點多,迷迷糊糊中,耳邊傳來一陣稀稀拉拉的聲音。我睡得正香,最初似乎是有一首輕柔的莫...
    風中跳舞的孩子閱讀 334評論 0 0
  • 愛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是必不可少的,家人的關愛,老師,同學的關愛,社會上熱心人的關愛,還有陌生人的關愛。愛無時無刻斗...
    歌頌青春閱讀 17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