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同事的一個問題讓我腦子里總泛起一些想法,與其讓它徘徊、碰撞、遺忘,還不如寫出來,這就是我寫下面這些文字的目的。
同事問我對已裝修完的售樓處有何點評?我問了一句是設計還是施工?其實是想打馬虎,可事實對于這種問題的確很難回答。如果我回答“不好”,明顯是我站著不腰疼,因為深知設計施工管理過程的艱辛和不易,局外人如何能理解。當然我也不能說“好”,因為售樓處的設計目的或初衷是為銷售提供一個營銷場所,滿足日常需求和活動需要,百變不離其中,缺少點新穎。況且設計受設計任務書的限制,局限性很大,加上設計任務書是各分管人員和領導的多次深入溝通交流所總結,其保守性遠高于刺激性。對于施工工藝的評價,既然是**出品,必定有其保障,何況有集團這么多的驗收過程。
通過以上文字,貌似沒有完全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不然,我們立項的初衷和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有用空間。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表椖苛㈨椌褪菫榱恕耙詾橛谩?,設計的初衷是為了更加完美地“以為用”。舉個更加透徹的例子,設計就是讓素顏變成妝顏,妝顏可以是淡妝,可以是彩妝,甚至是讓人恐怖的“黑金屬妝”。為了達到不同的展示效果,吸引不同的人群,達到不同的目的。
至于施工工藝,其實幾十年不變了,其受材料的制約如此之大,難以想象!最近看《貨幣戰爭》中這段話:“……由于白銀價格極其低廉,使得替代白銀材料的研究和應用變得毫無必要……”大概能解釋當下材料的研究速度之慢,反之說明當下的材料過于低廉了。
作為一名現場管理者,要做的是哪些?應該是設計的預知能力,腦子如同一條“生產線”,設計與現場均是半成品,當放入這條“生產線”的時候,要考慮如何讓其變成成品。當然這項工作不是僅靠我們管理者能完成,要協調土建、安裝、材料、施工、設計等多工種來溝通解決,我們的責任是想盡辦法讓設計變成現實。
對于成本的控制,通過材料的替換和施工工藝的選擇來盡可能低成本達到設計要求。施工時按照**的施工工藝標準之外,還要考慮施工過程的現場問題,例如設計與建筑、結構、安裝的碰撞,不同材料之間的收口,材料可看面的考慮,當然不能忘了材料的數量。
現場施工會出現不同的狀況,這就是需要我們管理者的協調能力,誰都怕擔責任,但是作為管理者要敢于擔責任,施工單位才能大膽去干。只有工程完成了,才有被評審的機會。做與不做的區別在于后者對前者擁有評論權,評論可以讓自己跳出來看問題,也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之道理,從而更加全面系統了解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對于當下的我只要求自己是“做”,這也是我的初衷!
俗話說: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以上兩者對于現場管理者都需兼顧,才使工作充滿了想象?;仡^望望走過的這條路,其實不過如此:不就過程“泥濘不堪”。這才能體現出管理者的“風騷”。
? ? ? ? ? ? ? ? ? ? ? ? ? ? ? ? ? ? ? ? 陸逸龍寫于2016年7月1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新于2016年11月19日
? ? ? ? ? ? ? ? ? ? ? ? ? ? ? ? ? ? 致謝公司領導和同事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