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校園招聘會上,我們教研室設立了一個輔導臺,結果前來做咨詢和簡歷修改的同學很多,從上午八點半開始,一直忙到下午一點半,人才漸漸散去。
有不少同學的簡歷設計的很漂亮,但是共同存在著幾個常見的問題。簡歷的主要目的是在求職的過程中,能夠證明你是勝任這份工作的。所以根據這個邏輯來考慮,其實簡歷的重要內容只有兩個:一、你想應聘什么樣的職位——求職意向;二、你應聘的優勢——跟應聘崗位相關的能力的體現。除了這兩個重要的因素之外,當HR覺得你還不錯,能找到你,所以,還要有個人信息:你叫什么?怎樣聯系你?所以,簡歷的重點是:1、求職意向;2、應聘優勢;3個人信息。當我們了解這些邏輯和目的時,寫簡歷就很容易了。
第一,個人信息部分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啰嗦,不少人把個人隱私,比如說:身份證號,出生年月,還有身高,體重,性別、籍貫、婚否等這些東西寫得非常清楚,其實這些內容并非必要,除了特殊崗位,如:空乘、廣告模特,需要身高體重,除此之外其他崗位可以不寫;如果單位和崗位有特殊要求的,政治面貌可以寫黨員,假如你只是群眾或團員就沒有必要寫;應屆畢業生年齡相差一般不超過三歲,所以不用寫年齡;有照片就不用寫性別,而照片要職業化、自然化,還要比本人好看一點點;如果對職業的地域沒有特殊要求,可以不寫籍貫;除非女孩子已經結婚,而且有了孩子,否則也沒有必要寫婚姻狀況。
第二個問題就是求職意向,有些同學沒寫,因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還有一些是定位不清晰,寫了四、五個,好像自己是全能隊員。這里要注意:找到你最想做的職業崗位,只寫一個,要目標清晰。如果還有其他崗位想要應聘,就再寫一份簡歷,不能一份簡歷走天下。因為下一部分的應聘優勢,是要根據求職意向的崗位要求有針對性的描述,假如求職崗位寫的太多,就沒有辦法突出針對性了。
第三,應聘優勢通常出現的問題就是:羅列經歷,而并沒有寫出成績、結果和細節。這部分應該體現出有成果、有針對性和相關性。比如:獲第一名、二等獎等,一定要寫出來,或者拉贊助20萬元,5次舉辦上千人的大會等等,這些數據和結果是非常有說服力的;但是,如果沒有什么重要的結果和成就,就用細節打動HR,先把實習經歷用“成就故事”的方式寫出來:1、在什么樣的情況下?2、我得到一個什么任務?3、我是如何做的?4、最后結果如何?5、在這件事情上,鍛煉了那些方面的技能?故事描述出來之后,再精心修改和提煉故事里的細節和經過,讓人看到這些文字,腦子里就有一種畫面感,好像看到了你是如何工作的,都做過什么。但是敘述一定要精煉:一個故事200個字能夠寫出來,但用20個字寫的就更加的精彩,用寫作文、修改論文的方法提煉故事內容;而且關鍵詞要用黑體字加重,吸引HR的注意力。這樣,應聘優勢中既有故事的過程作為支撐材料,又有數據、成果作為結論,有理有據,HR就能夠很快下決定。所以,你自己在簡歷上下的功夫越多,HR下決心的速度就越快,大家都知道,誰都喜歡做判斷題,不喜歡做思考題,所以,千萬不要只是羅列實習經歷,要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完,讓HR去做決定就好了。
根據針對性和相關性原則,教育背景與崗位相關的可以寫在前面,但是切記不要羅列所有的課程,因為,那些課程,同專業的同學都學過,并不是你的優勢。對于經歷與崗位不符的同學,可以寫一些和崗位相關的專業課程以突出相關性。獎勵和證書可以合并同類項,用一、兩行交待清楚即可。有相關性的就歸在應聘優勢里,無關的放在下一部分,作為補充。
第四,如果還有很精彩的經歷和優秀的品質,也可以再加一點小小的補充。比如:實在無法在應聘優勢里面體現的其他的優勢,可以寫成:個人評價、素質能力或者是興趣愛好,做一個簡單的補充和體現。
最后做個總結:一、個人信息能找到你就行,以姓名、電話、郵箱為主;二、求職意向清晰,只寫一個;三、應聘優勢要有成果,體現針對性和相關性,根據求職意向的崗位要求來寫,沒有成果和數據的,要描寫細節;四、還有想說的,補充一下。
寫簡歷是不是也不難?但是想要寫出好的簡歷,確實要下一番功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