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些人就能忙而不亂,把大事小事安排得井井有條,而有些人感覺一天都在忙,到晚上還在焦慮重要的事情沒做完?
時間是無法管理的,要管理的只是管理自己
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想要安心工作,卻不停被打擾;想要好好看看書,又忍不住摸出手機;想要學習一些新技能,卻發現自己根本騰不出時間來;回到家想要陪陪孩子,卻發現自己已經精疲力盡了……
就像我們聽過了無數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我也讀了無數時間管理的書,也上了時間管理的課,還是依然沒有把時間管理好。
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不管你愿不愿意,它都會流逝,所以時間是不能被管理的,最終的結果就是“沒有時間了”,而我們用再多的時間管理工具,也是于事無補,還不如還好管理自己。
精確感知時間,和時間做朋友
時間無法把握,卻可以被記錄被感知。就像是記賬,每花出去一筆,就趕緊記下來,當你過段時間再回頭去翻看的時候,你才會知道你的錢去了哪里,哪些是原本可以不用的開支,而不是到了還信用卡的時候被那個數字嚇了一大跳卻不知道到底該如何改進。
記錄下時間同樣也是如此,精確到分,記錄你所做的事件,而不是得到的結果,比如:讀《把時間當做朋友》30分鐘,而不是看書30分鐘;寫《把時間當做朋友》讀書筆記50分鐘,而不是寫作50分鐘。
這樣基于事件的時間記錄,既可以培養成就感,也可以讓你看到時間都白白浪費到了什么地方,你就沒那么輕易原諒自己了。當你真正清楚了自己花費時間的方式,了解了時間,才能真正和時間合拍,和時間做成朋友。
珍惜時間,邁出第一步
以前我和大多數人的想法都差不多,總想找到一個“正確”的、“巧妙”的、高效的方法來完成一件事情,如果無法證明這個方法是我需要的,或是無法確定這個選擇究竟能不能給我帶來想要的結果,那我就不去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畢竟投入了還不知道能不能收回成本呢。
前段時間我突然想學英語,到處向英語不錯朋友打聽,你是用什么方法的學的英語,效果怎么樣,我要是像你這么學是不是就一定能和你一樣學得好?最后是方法論收集了一打,資料買了一堆,還是沒有學好英語。
現在想來,要是當時有個朋友像笑來老師一樣對我說:“你怎么還在浪費時間想這樣沒用的問題呢?要是你早就開始實踐的話,現在不就能知道那方法是否真的有用了么!”那真是可以給我節約不少時間了呢。
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大量時間做刻意練習
笑來老師說:“所有學習上的成功,都只靠兩件事:策略和堅持,而堅持本身就應該是最重要的策略”,堅持是最重要的策略,而好的策略,比如刻意練習,又可以讓你的堅持更有價值。
不是說方法不重要,可是再好的工具給了你,你不用也是枉然啊。就像武林高手,飛花摘葉俱可傷人,可是把一把槍給了幼兒園的小朋友,他拉不開槍栓,一樣也只能當個玩具玩。想想哪個世界冠軍不是掌握了方法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在教練的指導下反復練習,最終才能摘得桂冠的?
每次讀笑來老師這本書,總能從里面挖掘到一些新的觸動自己的點。很喜歡里面的一句話:一度確實可能的“隨心所欲”只不過是幼年時的真實、少年時的幻想,成年時的苦惱、老年時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