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的觀后感昨天下午在圖書館寫了一千來字,當時寫的真是很不在狀態的感覺。后來因為上網時間已滿,電腦自動關機。之前那一千多字便消失無跡。說實話當時心里并不覺得十分可惜,因為寫的東西自己看著都覺得無趣,一直以來對自家創作的唯一要求基本就是要有趣,要好玩,要有意思。最好是讀了讓人忍俊不禁那種效果才是最好的。
看這部電影純粹是為了在金寶匯領的電影票兌換券不作廢,所以進門前瞥見主演是任賢齊這事已經無法刺激俺,畢竟選座位時只有三個觀眾的座位單已經對此部電影的水平進行了無聲的宣判。個人唯一的遺憾是沒帶薯片,不過想想只有四個人的影院,睡個覺肯定足夠空間。于是,抱著對此電影不抱任何希望的心情,開始觀影。事實證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同理,反向操作亦復如是。所以電影雖然無趣,但個人抱著“那怕就當是看個臺灣人民生活狀態的紀錄片罷了”的心情,權當是為了心中一直YY的臺灣之行做點備課功。雖然,雖然之前看《落跑吧愛情》時,就覺得臺灣有的地方看起來,咳咳,好像我們這邊的城鄉結合部喔。看了這部電影之后呢,這種印象更進一步加深了有木有。一直YY去臺灣旅游的銅子內心各種內牛,俺想去的是臺灣,不是中國大陸的地級縣吶啊喂。不是身在帝都高要求,而是怎么看怎么覺得電影里面的臺灣相比我們這邊真的是有些慘淡,你看怪不得臺灣人民一直把“拼經濟”掛在嘴邊,怪不得電影里女豬前老公,那個臺商,都跑去上海發展、另立家庭了,還勸女兒也隨他到上海去。
好吧,不談經濟,我們說愛情,打從《那些年》開始,這些年新出的各種青春電影談的都是愛情,當然有時也買大送小的講講人生、青春、中國夢,啊不,是夢想。(宣宣,我們的夢想不就是中國夢。來啊,拉下去掌嘴)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講的就是兩個學霸早戀失敗的故事好吧。因為得了英文演講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而彼此關注,然后發生感情,然后因為某些原因沒能在一起,然后就是20年后了,女豬遭遇車禍入院昏迷不醒,忠誠執行戈多定律,也許馬上醒,也許永遠不醒,具體操作看劇情需要和導演心情。這期間女豬的女兒在女豬電腦里看到她寫給男豬的郵件,便將信發了出去,這其中給明基家贊助的電腦打了多少廣告此處不計。總之是男豬找來,大俗的處理方法當然是再續前緣,可是個人眼巴巴將電影看完,到最后也沒等來彩蛋,賈靜雯飾演的女豬從頭暈到尾,全程臥床不醒。做為青春電影,唯美當然是主旋律,要被放在第一。所以影片中的情節全程都在一種柔光場景中進行。很懷舊,很美圖,當下的現實與過往的青春歲月交錯演繹,情節穿插進行。在這種光暈中各種少男少女嘻笑打鬧的場景看著如幻如夢。當然個人認為情節也是,做為一個批判現實主義兼浪漫理想主義者,請注意,頭銜是以批判二字為主打嘀。個人松仁大的腦仁對于影片中十七歲那年的男生女生每日以談戀愛為生活唯一主題,偶爾穿插一些演講、考試之類看似上學的事兒非常理解無力。鑒于兩岸教育形式不同,我等不能用大陸的高考制度理解臺灣校園情景。
下面這段引用自臺灣作家劉墉的描述:
我也常想起,自己高中時,一直到大學聯考的前三個月,還在寫文章嘲笑聯考的制度和同學們k書的可憐相,但是就在考前一個半月,我竟然也發了瘋似地用功起來。
由于日夜顛倒、用腦過度,我那一陣子甚至非得服安眼藥才能睡覺,而且由起先服用四分之一顆,到后來的兩三顆。我常在清晨六點多上床,八九點還沒能闔眼,只覺得頭與身體都分開了,稍稍一轉頭,就轟地一陣暈眩。窗外的樹變得特別綠,綠得透明而刺眼,只是我仍然無法入睡。
那時你的祖母開始擔心了,擔心她這個獨子會出毛病,常說些“何必念這么多書?還不是一輩子!做什么不是都過了?大不了不考大學;又怎么樣?不要念了!”這一類的話。
好啦,引用完畢,如果有人對臺灣聯考感興趣,還可以參看柏楊老先生的作品去,柏先生的書里罵聯考的文章真是多了去。那么,問題來了,電影中的主人公們是生活在火星嗎?好吧好吧,俺知道藝術是高于生活噠。不過高的太厲害就令人高處不勝寒,只能將電影當玄幻看。別的不談,起碼俺敢說你要是在大陸的高中也來場想談就談的戀愛神馬的,那肯定會考的很慘,然后會被家里罵的很慘,將來還會過的很慘,*&^%¥。像電影里任賢齊那樣有一番事業神馬的應該是少數族群哈。
當然,電影里必須給導演點贊的是演員的甄選,主人公的青年時期另選了青年演員來演。說實話,如果讓俺要看著任大叔那張老臉冒充高中青年神馬的,俺是一定一定會撐不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