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決定命運 ?常見的說法有知識、性格、觀念、態度、情商決定命運等,實際上呢?所謂價值觀,就是知道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而所謂成功,就是選擇用正確的方式去做正確的事兒。你的一生,不過就是基于價值觀的選擇結果。
day18 選擇這東西,常常發生在行動之前,于是,事情做得很對,或者說錯誤之后,水平再高,于事無補,至于結果么?回頭看看就知道,貌似“宿命”一說,其實在最初選擇之時就已經“確定”了下來。
見:選擇決定命運,決定選擇的是價值觀。于是,真正決定命運的是一個人的價值觀。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其實就兩點:一是看他的操作系統里是否有多少必要、正確、清晰的概念;二是看他的操作系統里那些必要、正確、清晰的概念之間,有多少必要、正確、清晰的關聯。因此,一旦你聚焦在自我操作系統自動化升級后,搞定“概念”和“價值觀”這兩樣東西了,“選擇”是自然發生的,“選擇”自然發生的同時,“行動”就會自然觸發,進而“改變”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兒,所謂的命運不過基于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堆積罷了。
價值觀的養成過程中,特別要小心回避以偏概全的陷阱。人們常常把自己的感受、觀察、看法……當做全世界的感受、觀察、看法……,一切都從自己出發,全然不知道別人可能跟自己不同,別人所身處的世界一樣可能跟自己不同!于是,錯誤的認知,導致不可能正確的選擇,每個人的人生和所謂的命運自然有著迥異的結局。
感:從小到大,在我們認為的世界里,大多數人都認為,人的一生基于性格,或者說你對待人生的態度,諸如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決定命運等等之說。于是,很多人不成功,沒有得到想要的人生,習慣歸咎自己的性格不好,態度不夠認真。可實際上,這事兒壓根兒就不是你認為的這么回事兒。
比如就拿創業來說,所謂創業成功,無非就是解答題高手做對了選擇題。怎么說呢?首先,成功是高手的事兒,起碼是發生在那些“最終成為了高手的人”身上的事兒。其次,很多高手做解答題水平一流,他們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或者時候如何更高效率、更快速度、更優結果的去解決問題。但他們之中的大多數,并不見得能夠成功,因為,他們選擇去做的事兒,常常并不是能夠大獲成功的事兒。最后,所謂成功,解答題高手,還要學會如何選擇,從而用正確的方式去做正確的事兒。
就我而言,工作10多年,跨越多個行業,走到今天自認為正確而極具價值的拓展行業,成為了身邊很多人眼中的高手,一次次的選擇總是那么自熱而然,卻忽視了最關鍵的一點:概念升級和自我價值觀的打磨。于是,看似一次次的正確選擇,卻沒有成為一個解答題高手,人生的命運自然差強人意。最為致命的是,在閱讀《財富只有之路》之前,竟然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的癥結,一味的歸結自己的命運不佳。
思:你以為的全世界,真的不是全世界本來的樣子。看看我們身邊人就知道,大多數人都只有“自己的看法”,少數人會有相對客觀的看法。花上一段時間去研究,去琢磨清楚,那些人的局限來自于那里,又如何被“以為自己的世界就是整個世界”的,這種“以偏概全”的思維模式所局限的時候,你就有了足夠的“反省機制”——你自己不愿意成為那樣的人,不是嗎?你既然不愿意,就要想辦法,不是嗎?
辦法這東西,不是天然就有的,都是想出來的,之所以過去不用力想,是因為沒有被“嚇到”,看到那些可怕的人所身處的可怕世界,你就想逃出去,你會害怕,于是你就有了“拼命想”的動力——誰說恐懼總是壞事兒?
就拿寫作來說,很多人都想著通過寫作變現,實現財務自由。堅持日更,公眾號、簡書、幣乎……各種寫作,可你真正用一段時間,系統性研究過寫作的方法論嗎?系統對比過寫作高手的思路和底層邏輯嗎?如果沒有的話,寫作不就是一直耍流氓嗎?所謂的寫作,不過是你自認為的寫作罷了。
行:回歸本質,成長都是我們的剛需,聚焦在“概念”和“價值觀”兩件事上深耕,打磨優化自己的內核操作系統,堅持正確而有價值的事兒上深耕,成功只是順帶實現的 。
0708成功日志:
1.day29?5點15起床,坐享15分鐘,大腦體操效果明顯。
2.學習“阿和有話說”寫作課,get很多寫作底層邏輯 ,用起來的效果很贊。
3.“不享瘦 就滾蛋”初級階段課程踐行一周,收到戰友的滿滿正反饋,營養飲食+科學鍛煉,享瘦,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