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于2017年9月,本文原創,已出售版權于阿爾法文學網,如需轉載,請聯系阿爾法文學網。
近日,曾經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繼遺產分割問題后,又一次登上熱搜,本次焦點主要在兩點。
其一,楊振寧恢復中國國籍,轉為中科院資深院士;其二,慶祝楊振寧95歲壽辰。
30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十位知名學者齊聚南開大學,舉行物理前沿會議,這些學士們以這樣的方式為楊振寧的“回家”而歡呼。
這位耄耋老人從中國到美國,從美國回中國,他九十多年的生命中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崛起,為物理界、為世界做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公眾對他最深的印象,是類似于“叛國”、“漢奸”“老牛吃嫩草”等帶著偏見的標志。
1.? 加入美國國籍,是賣國?
楊振寧常常被拿來和和他的同學鄧稼先相比。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刻,楊振寧選擇了留在美國,而鄧稼先回到祖國成為了兩彈元勛。于是許多“細心網友”得出結論:鄧稼先是祖國的榮耀,楊振寧叛國。
其實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追溯歷史的,生活總會給你眾多的巧合來促成你的人生。
關于加入美國國籍,楊振寧認為那是他這輩子最困難的決定。
而針對這位天才,國人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一種是全面倒戈,認為楊振寧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刻背棄祖國,實為可恥;另一種則認為楊振寧偏向理論物理,鄧稼先則主攻核物理,能夠為彼時的祖國最大程度做出貢獻。而楊振寧在那時回來也只能是沉寂下去,畢竟理論物理是需要燒錢的,而那時的祖國,可能沒有那么多的資金來推動科學理論的發展。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曾說過:“提到20世紀的物理學的里程碑,我們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對論(愛因斯坦),二是量子力學(狄拉克),三是規范場(楊振寧)。”
物理離我們似乎很遙遠,甚至相對論、量子力學、規范場是什么,我們也是不清楚究其根本什么,為何?
因為我們和這些學者的視角不一樣。而只有站在同一個高度,才能客觀的評價這個人的貢獻。實力不同造就的高度不同,繼而視角也有很大的差異。
2.? 現任妻子和前任神似,是替身?
提起楊振寧,人們會條件反射地想到翁帆——這個在因為與丈夫有著54歲年齡差,在十幾年非議中走到現在的女人。
2004年,28歲的翁帆嫁給了82歲的楊振寧,這場祖孫戀將這對夫妻迅速推上熱搜,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段感情走不到最后,帶著看笑話的心思到了如今,13年的時間過去了,兩人依舊安然自若的過著自己的小生活。
一開始對于翁帆,大眾輿論就有著極其明顯的兩極分化態度,總體來說分為質疑和同情。質疑派認為她居心不良,圖的是楊振寧的名利財;同情派認為她年紀輕輕卻要守活寡,可悲可憐。
前段時間,楊振寧遺產風波,有眾多網友被吸引而來,看笑話的、嗤之以鼻的、期待翁帆不被辜負的……直到遺產分割完畢,翁帆卻只得到了一套別墅的使用權。于是陸續有媒體報導,翁帆開始對楊振寧不耐煩了,終于受不了了如此云云。楊振寧、翁帆兩人再次登上了熱搜榜,甚至再次牽扯出杜致禮來。
杜致禮何人?楊振寧前妻是也。
當年,杜致禮去世13個月,翁帆就進了楊家的門,當時有人認為楊振寧在妻子尸骨未寒之時迎娶新人,對原配是一種褻瀆,然而許多人在看到下面這張照片時,對翁帆的態度幾乎都變成了同情和冷笑。
年輕時的杜致禮和翁帆長得如此相像,可能性子也有不同程度的雷同,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的猜測,初時楊振寧會不會拿翁帆當杜致禮的替身?
都說美人畫骨不畫皮,然而相似的皮囊還是會讓人禁不住的沉淪。
愛妻死了,一個年輕漂亮、知性并且和亡妻長得頗為相似的女人出現了,她毫無保留的表現出對你的崇拜和愛意,為什么要拒絕她呢?
流言蜚語過后,是愛情!
人越長大,對于愛情的界定就會越不清楚。有時候,很多人都會糾結于到底是親情還是愛情,到底是同情還是愛情,到底是崇拜還是愛情。
在自己最好的年紀,和一個耄耋老人在一起,是什么給了翁帆勇氣?
也許,是崇拜。往昔的楊瀾采訪中,翁帆就曾說過:你要知道,當一個你崇拜的男人對你表達了喜歡或者愛的時候,你很容易就愛上他了。
也許,是愛情。因為翁帆在這場愛情和婚姻中,一直把自己放得很低。
她回憶兩人的甜蜜時光,楊振寧給她買吃的,早起后怕吵醒她去洗手間看報,這在小情侶之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她卻把這兩件事情記了許多年。
她是巨人的妻子,在非議和揣測中度過了十三年。
她和她崇拜的人在一起,此去經年,歲月仍舊那般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