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個故事已經在簡書上擱了很久,第三個遲遲都沒有發出,內容就在腦子里,也寫了一些東西。但我有這么一些顧慮,今天有空,寫一寫,你看看唄。
這樣一個話題,到底應該怎么寫?記得剛發出第一個故事的時候,簡叔就問我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我沒有正面回復,只是說:這不是投稿到了身邊的故事嘛。一個講故事的人,首要的就是把故事講好,若這故事涉及到自己,就有幾個選擇,是正大光明的拋出來往身處挖往心里挖,還是隱在背后,主人公既是我又不是“我”。寫故事的人,總得帶點生活經驗。張佳瑋在知乎有這樣一串相關的回答。而這個故事的特殊性在于環境的特殊。在我所接觸的環境中,這不是一個能見光的話題,大多數人帶著鄙夷、輕佻的好奇心看待與這有關的一切。像與鏡像共生,長期生活在這樣不友善的目光中,女孩們與之對應的反映就是冷漠、程式、自私。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下,能 不能寫出環境的假(也就是能不能把“我”的心態如實寫出來)能不能寫出這些女孩的真。寫的故事性更強,還是更真實?如果你看過這兩個故事,我站在了影子里,并沒有讓太多陽光照到。在我的意識中,趨利避害牢牢扎著根,這當然也包括對自我的描述,一個嫖客,和一個好奇小子,哪個更好,不言而喻。第一個故事最順暢,第二個開始卡殼,第三個就打一段刪一段,這三個故事層層遞進,第三個正是最重要的,落筆尤為艱難。高潮到不了不打緊,卡在中途作嘔可是難受。
寫的好看對得起別人,寫得誠實對得起自己。
我在第二個故事中提出了顧慮,我為什么要寫這些,動機何在?這不是一句好奇心就能解釋的,我很清楚。批判虛偽的嘴臉,或是感嘆無情的人類,并不是我的本意。我就是想講故事給你,我就是想講好。故事無關于世俗、無關于是非、無關于圍觀,沒有刻意評判,沒有自秀優越,你看我想了這么多,反而讓內容囊括了這種種。
我不會讓它卡在這的,找一個朋友,把故事講出來,整理思路,再寫,等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