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nèi)容概要與重點:
1、寫“三件事”之前,先要“清零”
在“想做、該做、必須做的事情”中間找到最重要的“三件”
2、做“三件事”用WOOP和“加減乘除”
“三件事”的本質(zhì)是三個目標、三個結(jié)果。
在具體操作時候,可以用前邊講到的WOOP去執(zhí)行。
首先通過預想目標和現(xiàn)實障礙之間的“心理比對”,確認這件事是不是可以做。確定之后通過“執(zhí)行意圖”IF。。。。then制定計劃。
另外做三件事時候,還可以利用時間管理提到的“加減乘除”的技巧
比如:
早上上班,思考、寫下當天要完成“三件事”安排進度和計劃。碎片時間思考,大塊時間執(zhí)行。
下班路上,可以“復盤”,總結(jié)當天“三件事”的完成情況:哪些完成了,做的比較好?哪些沒有完成,為什么?
3、目標滲透有三個:不想、不能、不應該。
“不想”是心里沒有真正重視;
“不能”是你重視了,但能力和資源不夠。
“不應該”問題不在你,環(huán)境不允許你做。
破“不想”:
1)不做這件事有什么壞處?可以承受?
2)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3)還有2種情況:
一是這事不重要,那刪除,以后再說
二是這事情重要,那么“吞青蛙”,早上精力最充沛,安排2小時做最難的事情。
破“不能”
1)細分目標,降低難度
2)找到一個啟動點
3)使用番茄鐘
破“不允許”
1)空間不允許,那換個
2)時間不允許,這是內(nèi)因,從前面2點找到具體原因。
3)人不允許。如果被不斷被人打斷,那么就直接和他溝通,說清你的述求。
問問自己到底什么在妨礙,然后根據(jù)原因找到解決辦法。總的來說,目標滲透不是壞事,它能幫助你看到想象中的自己和自己的差距。
找到差距,合理歸因,所有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