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老師,每每看到這樣桌面的電腦需要幫忙解決問題時,一開始我是拒絕的,準確的說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其實我也有這樣的曾經,也正是因為曾經擁有,所以我完全懂ta們之所以會這樣,是他們從來就不知道什么才是整理。
而相較與曾經,現在的我桌面絕對是高效的。
你或許不屑的說,你的桌面不過是剛剛整理了一下而已,我敢保證過不了三天你又會像圖1那樣的臟亂差。
對于這個問題,此處不表。
放心,文末我會回答。
02
眾所周知,桌面整理最關鍵的一步是分類,什么才是分類?我在百度百科找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分類,1.[Classify;Assort]按照種類、等級或性質分別歸類。2.把無規律的事物分為有規律的,按照不同的特點劃分事物,使事物更有規律。3.建立生物類別的分級系統的實踐,其基礎是推測生物間存在著一些自然關系。
總之,不管怎樣在桌面整理上,分類的意義在于使我們的文件變得更加有序,更加高效的被我們使用。至于分類的背后的邏輯,后續我會詳細的寫篇博文來做總結,歡迎屆時你的閱讀。
但一般情況,大家之所以整理好了幾天的桌面又亂了以后,往往是沒有理清整理背后的機理,導致最后的崩盤。
一個人一次崩盤還好,往往會爬的起來,可怕的事情是很多人往往在連續多次崩盤后,精疲力盡,最終放棄治療。
于是,開始過著繼續混亂的世界。
更加可怕的事情是,當一個人習慣了這種混亂世界以后,他甚至對這種環境會有很強烈的依賴感。
是的,你會發現面對改變時,人天生是拒絕的。
既然要分類,自然有些東西你會發現它放在哪里都沒有什么用,此時你要做到就是斷舍離。這是另外一本書里提到的邏輯,后續我也會寫篇博文來詳述這個問題的。
因此這里對于桌面的整理術,我只做經驗的分享,至于背后的方法論改天有空我們再詳聊。
03
接下來,請看我的6步桌面整理術。
第一步——刪。
對于桌面上的文件,采取地毯式的各個擊破。
“這個沒什么用了”——刪
“這個以后可能會有用”——刪
“這個以后應該會有用吧”——刪
另外,一切網絡上有的資源——刪,除非再次下載很難。
第二步——合。
請將桌面上同類的內容放到同一個文件夾里。
不要問為什么,我不想解釋。
第三步——移。
承上,把你桌面上一周之內不會處理的文件夾(第二步合并后得到的文件夾)統統移動到其他地方。因這里涉及到分類整理的內容,后續的歸檔問題,暫不詳述。
第四步——定。
請選定你常用的軟件快捷方式,全部放到底部任務欄上,其余的請執行步驟一——刪。
如果你覺得全部刪掉以后想用某個軟件找起來太麻煩的話,那就像我一樣,無非就是對于軟件的快捷方式做了第二步——合并到一起,沒有做第三步——移動而已。
第五步——建
請以年月周的格式建立一個文件夾,將本周需要執行的任務的文件統統放進這個文件夾里。
如下圖。
第六步——歸
試著去培養自己一個習慣:每周對步驟五的文件夾內文件做一次歸檔,直到該文件夾中所有完成的任務都清理干凈為止。如果你是一邊看我的文章一邊動手執行的行動派的話,聰明的你驀然回首,很快會發現,第二步的背后的邏輯其實與這里完全相同。
依照本周的具體時間更新本文件夾的文件名。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六步桌面整理術,真心感謝每一個讀到這里的真愛粉。
04
今天一個失聯很久的朋友突然給我打了一個電話。
“×××,元宵節快樂”,接了電話她開口跟我說。
其實我知道她肯定是有事要找我。因為生活讓我明白的一個道理就是:當一個失聯很久的朋友突然聯系你時,多半是他們遇到了什么麻煩。更加有趣的事情是,他們多半會天真的以為我們會和他們期待的那樣十分樂意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麻煩。
“說吧,你找我什么事?”
看到我開門見山,她不再拐彎抹角,向我說明了她打電話的目的是讓我幫她處理一個比賽的視頻編輯。
你會發現生活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時代里,很多時候,你覺得你的朋友越來越少其實不過是你不會用心去經營你的圈子而已。
“發過來吧。”我說道。
于是我憑借著自己嫻熟的技能,三下五除二幫她處理好了問題。
好吧,我承認上面那句話我用了吹牛的修辭手法。
因為她催的比較急,所以一開始我沒有注意到字幕的位置。
發給她的時候,我發現字幕偏移了一些。
于是,我又以迅雷般的速度幫她重新調整了一份。
做好,再次給她發過去。
“什么?你的意思是第二個比第一個更好?”
“是的”。
“這個我覺得就已經很好了啊!”
“沒辦法,優秀是一種習慣”,我開玩笑的說道。
……
回到開頭的問題,生活告訴我一個道理:很多時候,你不需要向別人證明什么,你只需要一步一步的做自己就好。
晚安,好夢。
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