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今天老媽不舒服到醫院檢查,我請了2個小時的假,十點多的時候老媽回來,我換衣服準備上班,閨女問我干嘛?我說爸爸準備上班啊,閨女說不行。我無奈的走出了家門,心中有一些味道慢慢體會。
中午給老媽打電話,知道姐姐在陪著老媽吃飯,心中愧疚感稍稍好一些。
我知道即使在家陪著也是暫時的,我替不了老媽的不舒服,也滿足不了閨女的依賴,我分不清自己是狠心還是無奈,也分不清感慨還是愧疚,我不想這樣,也無法改變現狀,能做的就是做自己該做的事。
? ? ? ? ? ? ? ? ? ? ? ? ? ? ? ? ? ? ?2
晚上下班回家的時候,跟同事聊天,她說她想不通為什么有人會去新區買房,有的人在浴柜廠拿著1萬多的工資,夫妻兩個人都買一輛車,享受生活。
連岳老師說他現在看到年輕人越來越會排隊,這是整體物質提升以后的素質提升,80、90后在對待別人的態度上更加柔和,沒有敵意。我同意這樣的看法,當然什么時候都有特例。
我們永遠無法明白別人的生活,我也不想揣測別人的想法。或許我們在日常生活的時候是一種狀態,在網絡的世界里又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就像一念間的善與惡,這種狀態就像一張紙的正與反,只要在正確的方向上行動總能得到進步。
? ? ? ? ? ? ? ? ? ? ? ? ? ? ? ? ? ?3
Y曾經在一個小地方工作,幾經周折,他又選擇回到大城市,曾經留戀自己的生活圈,或者是等待機遇,但最后依然看不到希望,安靜的選擇了離開。后來再見他時,已經在那個大城市尋求到更好的職位。跟他聊天的時候發現他跟自己當初認識的那個時候不一樣,哪里不一樣呢?對一件事的判斷不一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霧滿攔江老師說所有的比拼都是認知的比拼,所有的較量都是方法論的較量。想到昨天跟一位前輩聊天的時候,也提到認知能力的問題。
我就在想什么才是認知能力?是認識知識的能力嗎?這樣的認知能給你帶來什么?
我想這樣的認知能改變的是我們的格局,都說格局決定結局。我特意查閱了百度,格局解釋為藝術或機械的圖案或形狀、格式、布局。
之前我想的格局其實就是胸懷、理想、志向,現在看來還是太過狹隘。這樣的格局應該是一個更頂層的深化,它應該是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新定義。如果你對世界的認知是錯的,那么,你就會處處碰壁,事事不順。世界觀是我們的想法。人生觀是我們的看法。價值觀則是我們的做法。
? ? ? ? ? ? ? ? ? ? ? ? ? ? ? ? ? ? ?5
我們的想法體現在我們行動上,想一想自己工作的困境,想一想自己生活的難題,想想已經沒有出路的我們,辦法在哪里?
其實,困住我們的往往是我們人生的格局不夠。我們看霧像霧,看山像山,遇到難題首先自己就慌了,自己就想恐懼了,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直接把各條路自己給自己堵死。然后,怨天尤人,猶豫不決,停滯不前。
或許換一條路就是另一個世界,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對自己的否定。
? ? ? ? ? ? ? ? ? ? ? ? ? ? ? ? ? ? ? 6
提高自己格局的辦法有哪些呢?我覺得就是輸入知識加應用,朋友交流加自我思考。
其實輸入和輸出知識都是的應用知識的統一。我們從閱讀,到思考,再到提煉反思,寫作輸出,這是整個應用知識的一條線。
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教,你一竅不通的東西肯定不能拿出來分享,能分享出去收到別人認可的都是最好的知識輸入。
按照古典老師學習層次的劃分,跟領域內的牛人交流才是最快最有效的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認知觀念。如果在領域內能和前三的大神交流,那你一定可以獲得這個領域內最頂層的最新信息,你當然不會被拋出這個領域內的前五吧!
所以我在想,格局或許就像是我們工作的格子間,我們只能看到自己格子間里的世界,卻看不到其他更大的格子間內的世界。不是我們能力不行,而是我們的認知不行,導致我們不能有效的提升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駕馭這個世界的格局,最終反映在自己的行動上。
不管眼前的路都彷徨,眼前的山多陡峭,時刻不能忘記學習,這是自己格局提升的關鍵。這個學習一定是對獨立思考者最好的褒獎,這個褒獎是自己格局的最大收獲。
我是慧眼識魚,每天記錄一點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期望你見證的成長,與你一起改變自己,實現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