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有著這樣一個夢想:做一個踏實的學生,考一個不錯的大學,談一場白頭到老的戀愛,擁有一份令人艷羨的工作,拿一份穩定的薪水。
為什么一定要令人艷羨呢?我覺得這樣才能讓爸媽以我為豪。
小時候特別喜歡過節,因為熱鬧。后來發現熱鬧短暫,置身其中而不自覺,繁華過后,人去樓空,茶涼殆盡。青少年走了,留下大人和小孩,置身余溫尚存的房子,街道,閉上眼,感覺一個人就可以是一個世界。
我想每個離開家鄉的游子,都是懷著一定要“榮歸故里”的抱負吧。
理想美好,生活艱辛,這是大部分的現實。
以前我常有這樣的想法:等我穩定住所了,我就買個漂亮的抱枕;下個月通過考試我就買這條裙子;這部電視劇播完了,我就買原著的書……
然后一直拉著行李箱漂無定所,也就沒有買抱枕;然后連著幾次都沒有通過考試,也就沒有買這條裙子;然后這部電視劇未完待續,第二部還沒有開拍,也就沒有買書……
很多人一直奔跑在夢想的道路上,只為等到登上山頂來欣賞風景。后來發現,人生苦短,大半生已過,我還是在路上。
夢想與現實差距太大,該當如何?
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也許這是最好的詮釋。
刷上雪白的新漆,添置宜家的新物,一個不大的房間也可以用書架隔成客廳,臥室,陽臺。
房子雖小,五臟俱全。
擁一個愛人,享一份美味健康的早餐,或是窩在藤椅里,獨享一份陽光充足的下午茶。
誰能說這亦不是家的溫暖,夢想中的生活。
雖然漂零,但是房間還是應該貼上暖色的墻紙,床上應該放著軟軟的抱枕,床頭放上自己喜歡的書……
生活雖然稱不上高品質但是無論拿著哪個層次的薪水,生活一定要有品質。少買10件50塊的衣服,你可以買一件穿著舒服,質量不錯的500塊的衣服,一個300塊的隔離,至少可以用一年,一年三百,是不是很便宜?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給生活做加法,然后房間被越來越多的雜物堆滿了,肩頭的擔子越來越重,鬢角的白發越來越多,而夢想的彼岸遲遲未到。
也許我們應該學會做做減法,生活求質不求量,東西可少不求多,這樣才能在任何時候都瀟灑地拖著行李箱說走就走。
這一生,不求多上檔次,但求活得瀟灑與舒適。
想做的事及早去做,不必等。
—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