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恭澍與《藍衣社內幕》

近年來,大陸有人寫書,把陳恭澍與王天木、趙理君、沈醉并稱為“軍統四兇”,在我看來,這個稱呼多少有些牽強。軍統里搞行動工作的專家不知凡幾,這四個人之所以有此盛名,無外乎就是因為關于他們的資料較多,資料多了寫起來就有看頭,而資料的來源則主要是在臺灣的陳恭澍和在大陸的沈醉所寫的回憶錄。對于沈醉大家當然很熟悉,沒看過他的書至少也會聽過他的名字,而對于陳恭澍,知道的人恐怕就不會太多了。

1942年4月,上海的國民新聞圖書印刷公司出版了一部名為《藍衣社內幕》的書,列為國民新聞叢書之六,堂而皇之的行銷于市,雖然此書只有薄薄的一百多頁、十五萬字,卻一時之間洛陽紙貴,一版再版起來,直印了十幾萬冊(一說二百萬冊),此書作者的署名就是陳恭澍,從這時起陳恭澍就由一個見不得光的特務變成知名人物了。

◇國民新聞圖書印刷公司出版的《藍衣社內幕》一書,全書共126頁,除署名陳恭澍的文稿外,還附錄有王天木《我所知道的藍衣社》一文

說起來陳恭澍的來頭可不一般,他早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步科,后因病轉入第五期畢業,1932年又從戴笠主辦的洪公祠特訓班第一期畢業,其后在華北主持特務工作,又調任軍統局第三處(行動處)處長,1939年秋調軍統上海區長,負責軍統在上海的敵后工作。對他參加戴笠領導的特務工作,在《藍衣社內幕》中多有描述,特別是關于刺殺張敬堯等事件更是言之甚詳。《藍衣社內幕》一書不但把戴笠領導的特務機關的前身及沿革、現行組織及一般人事、國內各主要區站人事表、主辦訓練班情況、主要工作現狀、戴笠分析、戴笠今后工作預測、重要案件的內幕與實施經過等作了介紹,更重要的是把許多密電、手令之類的特務機關最見不得光的東西都影印出來,圖文并茂,把軍統的秘密工作弄了個底掉。

◇《藍衣社內幕》第126頁所載的陳恭澍簡介及手跡

但是,拉拉雜雜說了這許多,卻不能不說的是,這世上并沒有藍衣社這個機構,《藍衣社內幕》這本書更不是陳恭澍寫的。《藍衣社內幕》一書所講的都是戴笠所領導的力行社特務處(1932年成立,抗戰時改為軍統局)的情況,對這個機構此前很少有人知道。關于藍衣社之謂,此前有過很多專家作過考證,據云是1932年春夏之間,坊間盛傳軍事委員會成立法西斯組織,以藍衣社名之(仿意大利黑衫、德國褐衫),對此事尤為關注的是日本的情報機關,其實這個時候成立的是力行社及由戴笠領導的力行社特務處,他們從未以藍衣社自稱,但以訛傳訛,一般人都以藍衣社來稱呼戴笠領導的特務機關,及至《藍衣社內幕》一出,藍衣社的稱謂倒是被世人所熟知了,已至于謬種流傳。

而說《藍衣社內幕》一書是陳恭澍所寫,更是一個諜報戰中的陰謀。原來,陳恭澍在1941年11月被汪偽特務機關逮捕后,對形勢看得很清楚,要是與汪偽方面對著干,只有死路一條,于是把自己領導下的軍統上海區140多名特工合盤托出,后來他回憶這段經歷時,真是很有感慨,“如果用忍辱偷生這句話來形容這段過程,我不承認也不行,可是事實上并不盡然,因為其間的確有些個意想不到的境遇”。汪偽特務機關不費吹灰之力就一舉掃蕩了軍統上海區,繳獲大批槍械彈藥、電臺、秘密文件,汪偽宣傳機關也大力吹捧“這是和平運動開展以來,在上海的最大一次破獲”。陳恭澍雖然出賣了自己的下屬,卻不愿意為汪偽效力。汪偽特工總部頭子李士群遂使出一招釜底抽薪之計,讓先期已投降汪偽的王天木寫出了《藍衣社內幕》,據說還由胡蘭成(沒錯,這位就是與張愛玲廝混于滾滾紅塵的文化漢奸胡蘭成)潤色,又移花接木署上了陳恭澍的名字,以斷其后路。這一篇篇的內幕就這樣由李士群任社長的《國民新聞》報連載了出來,遠在重慶的戴笠哪知內情,對陳恭澍恨得是牙根直癢癢。陳恭澍眼見如此,不得已也為李士群做了些事,但卻很有心計的把王天木的原稿收藏了起來,這才逃過一死。且看抗戰后負責在上海肅奸的程一鳴怎么說的,“陳恭澍知道我到上海,拿了《藍衣社內幕》的底稿來見我,請我把這本底稿送給戴笠,說‘這本書是王天木寫的,和我沒有關系。王天木和戴笠是拜把兄弟,戴笠認識王天木的筆跡,請你幫忙,希望戴笠不要殺我’。”程一鳴遵照陳恭澍的囑托,把這個底稿交給了戴笠,“戴笠嘆了一口氣說:‘先把陳恭澍關起來’。”就這樣陳恭澍逃過了一死,沒多久戴笠就因飛機失事死了,鄭介民作了局長,陳恭澍與鄭介民的私交很好(刺殺張敬堯就是鄭介民親自指揮的),鄭就把陳釋放了,派到北平擔任綏靖第一大隊大隊長。及至鄭介民在臺灣死了,陳恭澍還不忘鄭的恩情,寫了一篇《悼恩公鄭局長》來紀念他。

1949年,陳恭澍隨同國民黨政府逃往臺灣,繼續在情報機關任職,曾任“國防部”情報局(1955年由保密局改編而來)第二處處長。雖然《藍衣社內幕》并非陳恭澍所作,他的文才在晚年卻也是鋒芒畢露,著述甚豐,在臺灣的《傳記文學》上連載了多篇回憶文章,后結集成書《英雄無名》,厚厚的五大部,足有兩千二百多頁。陳恭澍在臺灣出版的《英雄無名》系列共分五部,即《北國鋤奸》、《河內汪案始末》、《上海抗日敵后活動》、《抗戰后期反間活動》、《平津地區綏靖戡亂》,均由傳記文學出版社出版,第一部出于1981年11月,最后一部則出于1988年1月。1988年2月,北京的檔案出版社以《北國鋤奸》為題出版了《英雄無名》的第一部。2010年10月起,大陸的中國友誼出版公司陸續正式印行了全套5本的簡體字版本,書名改為《軍統第一殺手回憶錄》。

◇大陸正式簡體字版本。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