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 | 堅持性 - 江曼
江曼,筑夢鄉村創始人
負責近百地產項目的女建筑師 轉身鄉村旅游民宿創業者
中國建筑學會技術分會委員,全經聯文創產業委員會副主任
九源(北京)國際建筑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同時,也是兩個兒子的媽媽
江曼始于建筑行業,地產商圈,曾負責近百個項目。2013年開始轉型,做起農業產業園,在云南大理的咖啡產業園區,用社群下鄉的概念,給這個鄉村帶入了更多的資源和孵化產業的帶動,使得鄉村產業峰回路轉。
從地產設計到產業園業,再轉型到鄉村文旅,江曼在她的兩次轉型中,都交出了完美的答卷;除開對大環境風口、以及未來趨勢的提前判斷,她認為:堅持想法,一步一步踏實地行動,更是她成功的主要因素。
在陪伴著兩個兒子一路成長的過程中,江曼頗有感觸;在孩子們成長的習慣養成過程中,她感覺很多時候其實并非孩子自己在堅持,而是家長們在堅持。
江曼堅信,只有家長堅持下來了,孩子們才可以堅持下來。
/ 江曼:我愿意以自身的堅持,去帶動提升孩子們的堅持性 /
談及事業與育兒,江曼說:”其實我不會覺得這是需要特地聯系起來的兩件事,因為很多時候家長們的事業是孩子能看到的。比如碰碰和嘉嘉(江曼的兩個兒子),他們經常看到我作的決策,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回顧筑夢鄉村的早期創立,江曼認為,將自己擰成一股勁去堅持是筑夢鄉村能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建筑地產圈從業多年的江曼,積累豐富的項目策劃、規劃及設計經驗,針對文旅景區、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等不同類型項目均有自己的人脈和體系,但她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在這條路上持之以恒的深挖。
“筑夢鄉村,是我的興趣和愛好,我的成功因我對事業有所堅持。”江曼坦言,堅持,是解決一切難題的最好方法。
江曼相信,當自己每一次堅定不移地去做,很有韌性地去完成事情時,她的孩子也不會輕易言棄。“很多時候,像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一樣,我們在生活上也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我愿意以自身的堅持去帶動提升孩子們的堅持性。”
每當工作遇到棘手的難題,江曼不愿意表現出泄氣、妥協與放棄。“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們永遠會關注我們,我希望能為他們營造出一個更好更積極的家庭環境。”
在江曼不服輸態度的感染下,碰碰和嘉嘉也早早地樹立了堅持的信念。
/ 談及父母:使需要排一天一夜的隊,他們還是會為我買到那本數學書 /
江曼成長在一個溫暖的家庭,父母雙方都是知識分子,在當時改革開發后的全民學習熱潮的大環境下,江曼的父母盡最大的努力,給江曼提供了一個好的學習條件。
“當時社會有一句話叫: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很幸運,從高中到大學,我的學習生涯比其他同學走得更加順利。我的父母,是當時環境下最能保護我的堅持的人,他們為我掃清所有的雜音和干擾,是他們,讓我能夠心無旁騖。”
距離江曼的高中生涯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但父母的愛與堅持,她至今記憶猶新。“當時的情況,我尤其記得買書的場景。因為當時新華書店,出版社都很少,教材是真的很稀缺,那時想買一本數學書,需要排一天一夜的隊。然而,即使需要排一天一夜,我的父母還是會為我買到那本數學書,真的,現在想起也還是挺感動的。”
雖然沒有刻意地去培養自己的堅持性,但江曼仍在父母的關懷下,學會永不言棄的人生態度。
/ 如果家長沒有堅持,孩子就不可能堅持。/
(鵬鵬與嘉嘉)都是音樂特長生,兩人分別掌握長笛與薩克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江曼全程陪伴著他們。從簡單的興趣愛好,再到堅持培養成習慣,江曼感覺: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們在堅持,而是家長們在堅持。
江曼時常對孩子講:“想養成一個好習慣,你每天只需想一想,今天要比昨天進步一點;不用去想一年后會進步到哪里,只要記住,我今天要比昨天多進步一點。”
江曼很早就想通,讓碰碰與嘉嘉學習更多感性,關于創造性的內容;但當想法付諸行動時,江曼認為,父母就必須去堅持。“對于孩子,我不希望去逼迫他們,而是希望能夠做出一種陪伴,陪伴孩子們去堅持他們的興趣愛好。”江曼表示。
“真正的難題,其實就是自己不想堅持了;很多時候,事業已經讓你精疲力竭,你會感覺自己真的不想再堅持下去。”當談及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江曼有感而發。
但江曼告訴記者,每當此時,她會想:如果這時我放棄了,孩子可能就無法堅持了。對于自己與孩子多年來的共同堅持,江曼表示:“這么多年來,我是這樣認為的,如果家長沒有堅持,孩子就不可能堅持,孩子是無法自己培養出自己堅持的習慣的。”
/ 堅持,對于他們最好的效果,就是培養了他們的時間規劃 /
江曼與先生都是時間規劃得非常好的人,雖然江曼自己會隨意一些,但整體生活還是能在計劃下很好地進行。
“堅持對他們最好的效果,就是讓他們學會了時間規劃。”當談及自己最滿意碰碰與嘉嘉堅持哪一件事情時,江曼如是說。“不是堅持學習,不是堅持培養任何一門興趣愛好,不是某一方面的東西,而是他們對時間的規劃的堅持,他們生活習慣的培養。”
江曼女士之意不難理解,讓孩子的堅持性發揮在他們的習慣與規劃之中;堅持性是一種在行動中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堅持到底的良好品質。在學習、工作、生活過程中,堅持性出處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江曼坦言,也許每個孩子都會歷經過:對一個目標無法堅持下來,導致最終半途而廢。但這是合乎情理的,家長無需過早讓孩子習得堅持的韌性,卻可以堅持去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規劃能力,這不僅培養了他們的堅持性,還無形之中養成了他們的自律性。
在培養碰碰與嘉嘉的過程中,江曼也采取了許多巧妙地方法,如:
發揮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才藝學習:碰碰和嘉嘉接觸過的樂器有很多,但江曼并不會強迫孩子們去選擇所謂的熱門樂器,而是根據他們自身的性格特點和愛好來選擇學習,這也讓孩子們能夠更好地去堅持學習。
堅持陪伴,以身作則,讓孩子們學習自己與先生的生活習慣:孩子們喜歡接觸新鮮的事物,有時候為了音樂都會忘記吃飯。每當此時,江曼會告訴孩子,好的時間規劃會讓他的進步事半功倍。
對于孩子們的養成的時間規劃,江曼充滿欣慰與期待:“碰碰與嘉嘉已經能比較好地規劃自己的時間了,雖然有時候在我們看來,他們會拖拉;但其實在同齡的孩子眼里,他們已經是非常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