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我:“貓小姐,我學英語好多年了,閱讀和聽力都還行,但是為什么一開口就跟沒學過一樣?”。是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啞巴英語,維基百科里還專門為這個現象做了詞義解釋,而且里面寫著這是中國人常見的英語學習現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擺脫啞巴英語這個話題,我們先立個小目標:滾蛋吧,啞巴英語,我們的目標是遇到一個外國人就能隨意勾搭(告訴我你并沒有想歪~
英語其實有四個部分組成,就是“聽、說、讀、寫”,很多人聽、讀、寫其實都還不錯,他們在后臺做的英語水平測試和詞匯量測試的結果也都不錯,但是卻還是開不了口,甚至我還有幾個粉絲是過了英語專業四級的,卻也還是說有遇到老外沒法流利表達自己內心所想的困擾。
通常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做“啞巴英語”,就是我們能聽、能讀、能寫但是卻不能說,維基百科里還專門為這個“啞巴英語”這個詞做了注解,說是在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中特別普遍的一種現象。
但是其實我自己不想用“啞巴英語”這個詞語來界定這個現象,我通常用“開口難”來指明這個現象,因為“啞巴”會給人一種固定的無法進步的思維印象,這樣無形中我們會認為這是一件幾乎不可能改變和突破的事情,畢竟啞巴流利說話的幾率真的很低不是嗎?而當我們給這件事情只是貼一個“開口難”的標簽時,這個事情就只是一件有些難度的事情,也就是我們努力一下就可以突破的困難,是不是感覺瞬間有力量多了呢。
那么,啞巴英語究竟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且聽我細細分解:
1. 原因
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想看即使是用我們的母語中文,很多人也未必能完全清晰的表達內心所想,何況是用一門其他的語言。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我們小的時候是怎么學會用中文說話的,當我們剛三四歲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只能用只言片語表達自己的想法,而當我們一年又一年,每天聽別人怎么說,每天在幼兒園學習中文的時候,我們才開始能夠流利的表達,這中間非常重要的兩個環節就是不停地聽別人說什么和不停地跟別人說,也就是不斷的循環輸入和輸出。
但是學習中文的這個看似輕而易舉的成果卻為何沒有同樣出現在英語學習中呢?
這里面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模塊化分裂式學習。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學習中文的時候嗎?從出生開始便不斷地積累Listen聽,然后1歲左右慢慢嘗試著模仿Speak說,等到4歲左右可以進行簡單的Read讀,到了小學才正式開始學習Write寫。這里看似是四大模塊,但是其實是兩個模塊,聽和讀是輸入,說和寫是輸出。雖然不同模塊掌握的時間有先后,但是我們沒有偏向于任何一個模塊,我們不會說我就只聽不說了,或者只說不讀了,我們在聽和讀的時候積攢說和寫的素材,我們在說和寫的同時又鞏固聽和讀的內容。
然而我們在學英語時卻忘了這一規律,大多數的人在學習英語的時候都是將這四個模塊分裂開來學習,并且嚴重傾向于讀這個單一模塊的。我們聽的非常少,寫的非常少,說的就更少了。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以前我們是如何學習英語的。一開始,我們學習字母學習音標,然后是背單詞,接著是學習語法,接著是背誦課文,然后是聽一些非常短的對話美其名曰聽力,并且呢,即使是在讀這個模塊上,我們也總是僅僅局限在讀片段化的段落上,大家自己可以回想一下,那么多年的英語學下來,連英文的報刊雜志都讀的非常的少,更不用說是全英文的原文書了,這些是我們僅有的輸入。
那么輸出呢,我們會在考試的時候輸出記住的單詞和語法,在考試的時候寫上兩三百字的短小的句子,我都不好意思稱其為文章,反正幾乎是沒有說的這個模塊存在的。我們學英語似乎就是為了考試,而完全忘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最重要的功能,那就是通過說和寫來表達的溝通功能。
第二個原因是非主動式學習。
想想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為什么一個個都迫不及待地想趕快學會說話,因為我們需要表達我們的需求和我們的想法啊,我們需要發微信啊,我們需要談戀愛啊,我們還需要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啊,這么強大的動機在,你的內在會自動爆發出要學好中文的驅動力。
而反觀一下大多數人學習英語的動機,其實都是為了通過考試,而考試這個事情本身幾乎是沒有人是發自內心喜歡的,那么這個動機顯然就是一個無法引發“內在驅動力”的非良性動機,因為這個動機,我們會覺得英語學習是一件不快樂的事情,是為了交差而做的事情。
這里面的根本區別就在于前者是”主動式學習“,后者是”被動式學習“。在主動式學習中,我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去精進,但是在被動式學習中,別人給我們灌輸多少我們就接受多少,僅限于此。
第三個原因是用進廢退。
上周在外面吃飯的時候突然靈感來了要記錄腦袋里的想法,但是電腦不在身邊,手機正好落在車里了,于是就跟餐廳接了紙巾來用,結果發現寫有幾個字的時候有點卡殼,甚至寫下來的時候并不完全確定自己寫的是不是正確,因為自己太久太久沒用筆寫字啦。當我們用手機或者電腦打字的時候其實只要能大致識別這個字的結構就可以,也就是并不需要完全準確的記住這個字的結構,久而久之,對于一些不常用的字的結構我們只是知道辨別,卻常常忘了如何寫,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吧。比如說,我們都能輕松地認出噴嚏這兩個字,但是讓你寫的時候卻不一定哦。
看看就連我們每天都在用的母語都會出現這樣”不用則廢“的情況,更何況是幾乎從來都是壓箱底根本不用的英語。長久以來,我們都是在認英語,就是在認音標、認單詞和認語法,而并沒有在用英語。
語言跟游泳跟寫作跟開車一樣其實都是一項技能,什么叫真正掌握一項技能呢,就是你可以本能地去使用這項技能,就好像很多簡單的中文對話其實并不需要我們經過反復的思考就可以脫口而出。而只要是技能,就會不用則廢,更何況是一項基本都沒用過的技能,這種感覺就好像是我給你演示一遍如何做蛋糕或者只是給你看了一個如何做蛋糕的視頻,但是你看完并不自己去試著做一個蛋糕,那大體的結果就是你還是不會做蛋糕。
2. 如何開口說之簡單對話
好,現在知道了造成”啞巴英語“的原因,我們該如何做回“正常人”呢,我把這個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可以進行簡單的對話,第二個階段是可以表達和探討一些深度的話題比如電影、音樂、時尚甚至是政治。
我們先來說說如何才能做到可以開口進行簡單的對話,方法就是刻意練習,剛才我們提到了說英語本質上也是一項技能,那么只要是技能,就一定是需要刻意練習才能精進的,那要刻意練習什么呢?根據我的經驗,我總結了三個練習:
** (1)閉門造句**
很多人都看得懂某個單詞,但是當你表達的時候這個單詞卻不會自動浮現,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你只是記住了認得了這個單詞,卻不知道這個單詞的用法,而記住這個單詞的用法,甚至是可以脫口而出的方法就是用一用這個單詞。
怎么用,造句。學一個單詞就用這個單詞造2-3個句子,而且把這個造的句子要說出來,就好像你在跟某人說話一樣。
打個比方,今天你學了leave這個單詞,你就造個句子 “I want to leave this city”(我想離開這個城市), 或者再用這個單詞的用法造個句子 “I’ll leave the door open”(我會把門開著的),造了這兩個句子并且大聲讀出來,那么你以后在開口的過程中就能回憶起來了,因為只有我們用過才能與我們自己產生聯系,而只有與我們自己產生了聯系我們才能回想起來。
** (2) 背誦經典句型**
為什么我們說中文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去思考語法,比如說當你說”后天我要出差“的時候其實你并沒意識到自己在用一個時間+主語+狀語+動詞的句型。為什么呢,因為這個句型你聽過太多次也說過太多次已經深入你的潛意識了,根本不需要思考大腦就會在需要的時候自動調用這個句型。
要流利開口說英語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如果你想能夠流利的進行日常對話,就可以去刻意地背誦一些經典的日常的句型。
(3) 逐字聽寫
我們要能夠進行流利的對話的前提是能夠聽得懂別人在說什么,因為對話就是跟乒乓球一樣你來我往的么,否則就僵了。而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人說英語都有不同的口音,甚至是同一個城市的人也因為各自語言習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說話方式,那這時候就要多聽,而且不是簡單的聽,要刻意的聽,那如何讓自己才能夠做到專注的刻意的聽呢,就給自己設置一個聽寫的練習。
選擇一些簡單的日常的聽力練習,第一遍通篇聽,第二遍逐字逐句聽,然后寫下聽到的內容,第三遍對照自己哪些地方聽錯了哪些地方沒聽出來進行修改,第四遍再通篇聽一遍。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僅練習了聽力,還學習了詞語的用法和句型,然后遇到新的單詞再去用第一種用法,或者如果遇到經典的句型,就用第二種方法。
3. 如何開口說之深度話題
等我們日常的對話已經毫無障礙了,我們就開始要進階到可以進行深度的話題性交談了,就像我們可以用中文跟朋友聊電影、聊音樂、聊體育甚至聊藝術、聊政治一樣。
那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是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閱讀感興趣的話題
先挑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主題,然后去尋找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雜志甚至是書籍進行閱讀,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學習語言的同時積累談資,為什么這個過程放在第一步呢,因為當我們能夠流利的進行日常對話的時候,真正阻礙我們深度交談的其實是你的存貨不夠,也就是你的輸入不足。即使是用中文,如果是聊你很少接觸和了解的話題,你一定也會覺得不知道該聊什么好。而當你讀的多了,你儲存的談資就多了。
第二個步驟:聽寫感興趣的話題
這個步驟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繼續積累談資,二是可以讓在其他人聊相關話題的時候能夠聽得懂和理解,理解了就可以進行交流了,否則你的交流就是英文里說的 “nonversation”(無意義的談話)。
第三個步驟:提前寫下自己的一些觀點并大聲朗讀
這個步驟有兩個關鍵點,一是要用英語提前寫下來你對這個主題的一些想法,二是要把你寫下來的東西大聲讀出來。
提前寫下其實就是讓你先用寫的方式輸出一遍,在寫的時候想象你是在跟其他人探討這個話題,而讀出來就是讓你先感受一下這些話從你口中流露出來的感覺,那么當你真正面對一個外國人聊這個話題的時候,就能比較流利了,這跟如果提前預習了上課能夠比其他人更快理解是一個道理。
今日練習:根據你自己的水平挑選一段對話去進行聽寫練習吧,做好了留言把體會告訴我哦,愛你,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