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說實話,我對飄飄灑灑散落在快餐閱讀世界的各類努力雞湯,打卡雞湯,堅持雞湯,時間管理雞湯,甚至包括“一萬小時天才定律”都有著發自內心的抵觸感。如果可以,我愿意寫一條程序,把所有有這類關鍵字的信息全都屏蔽掉,而且這些信息最好可以在全世界范圍內消失,不要荼毒生靈,為害四方。
讀到這里,你大概覺得我是個懶惰的不求上進的,懈怠拼搏的人。
不加班就是不拼搏嗎?不打卡就是不拼搏嗎?每天只用30%-60%的時間工作就是不拼搏嗎?不在不可能的事情上花費1萬小時就是不拼搏嗎?
我自認為是個從來沒有停下來拼搏的人。
我曾被老板夸獎為入職一年成長最快學到最多的員工,升職來了,獵頭也來了。我時刻挑戰自己完成項目的速度,定下一個又一個目標,即使加班也在所不惜。我健身,我游走于工作與狂歡之間,在通訊錄上留下一個又一個人的名字。我去參加投資培訓班,去上陶藝課。我的每一天都在拼搏,在完善自己和無限充實中度過。我很忙,我認為我在拼搏。我希望我可以做好所有的事情,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拿到走入社會后的第一個三好學生。
后來我病了,肺炎。除夕夜,我發著39度的高燒,躺在一間只有我一個病人的病房,其他病友只要狀況允許,都暫時出院過節了。我的父親留在醫院照顧我,我那一直信仰共產主義的母親,在家里向觀世音菩薩禱告。除夕夜的鞭炮,一直沒停,聲聲入耳,向來睡眠很輕的我,竟然幾乎一直在睡眠狀態中,我的身體用盡了每一分它可以找到的力量去修復我受損的器官。
在那一年之前,我已經在異國他鄉過了5個春節,我多么希望那一次可以和家鄉的親人圍坐一團,過個圓滿的節日。大夫憂慮的看著我,她的同事還責問她為什么除夕夜收進來這么重的病號。我輸了整整一周液才退燒,兩周后進入衛生間才不覺得缺氧,三周后出院,六周后回到工作崗位,半年后才徹底停止咳嗽。
好在,僅僅是肺炎而已。好在,不會留下任何后遺癥。好在,我還在。
那些天,我躺在病床上,看著年邁的父母憂慮的眼神,醫生擔心的神情,周圍爺爺奶奶年紀的病友。我無法說太多的話,因為沒有力氣,甚至起床都需要人幫忙。我有些絕望,不知道是否自己就要與這個世界告別了。我突然后悔自己那些所謂拼搏,充實自己的歲月,憎恨以往任何一次班,憎恨自己熬得任何一次狂歡夜。我突然意識到,我根本沒在拼搏,我在拼命。
任何讓身心感到疲倦透支的拼搏,都是拼命。
(2)
逝者為大。我不想點任何人的名字。只想讓你在搜索引擎中輸入幾個關鍵詞,比如青年人,過勞死。下面這張圖是我的部分搜索結果,60萬過勞死的數據觸目驚心。
諷刺的是,過勞死的青年群體,不少可以被稱之為社會的精英,國家的棟梁。比如金融行業從業者,四大員工,咨詢業,華為員工。
你們本來可以選擇另一種人生,你們本可以陪伴子女至弱冠,至豆蔻;你們本可以陪伴雙親至耄耋,享天倫;你們本可以陪伴愛人到白首,共深情。
只有這些人,才是真真正正在乎你的人。只有在這些人面前,你才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存在,他們不在乎你的精英身份,比起你賺了多少錢,更在乎你是否開心快樂的生活著,陪伴在他們身邊。你若離去,只是新聞上曇花一現的惋惜,卻是在乎你的人心里永遠無法痊愈的傷痛,歷久彌新。
不進投行無法活下去嗎?不進華為沒有別的工作可以做嗎?
你算過時薪嗎?你的時薪真的遠遠高于其他你可以從事的行業時薪嗎?
我為什么在計算時薪呢?因為生命=時間。你正在把你的生命,以時間的形式賤賣給根本不在乎你的人。
有多少華為的員工,與妻子孩子分居兩國。有多少華為的員工,逢年過節無法探望年邁的父母。
即使你僥幸逃脫過勞死的劫數,年輕時對身體的不夠呵護,過度透支,都將成為影響之后生活質量的定時炸彈,影響壽命預期的導火索。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為什么要賺錢?大部分是為了家人過得好,但如果沒有了你,家人會好嗎?
(3)
我了解生活本身的艱辛與不易,知道有些無可奈何的選擇不得不做。兩害相權取其輕,萬望珍重。如果不是窮途末路,千萬不要拼命。如果你還有其他的選擇,千萬不要選擇拼命。
如果這世界上沒有你特別在乎的人了,那么海闊天空憑魚躍,怎樣都是活。
日子要過,事業要拼搏。只是我們需要把寶貴的時間與精力,放到一條比較容易走通的道路上,1萬小時,不是對任何一個領域都適用。
而所有其他的,就可以考慮適當讓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千萬不要貪多。多給自己一些思考的時間,累了就休息,堅決不透支。千萬不要輕易打雞血,在自己的舒適區內做讓自己舒適的事情,慢慢走,蝸牛也能取到西天的真經。
這或許又要回到那個老得不能再老的哲學課題,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我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但我無比篤定的確信,生命的意義至少不是錢,不是名,也肯定不是拼命。
人人對生命的意義理解不盡相同,但我也篤定的確信,總有一點是天地之倫常,你愿你在乎的一個或者很多人安好,而這些人的幸福生活,少不了你的陪伴。
只要每天都比昨天進步一點點,持續的拼搏不拼命,無論是否能跨進下一個階級,日子總歸會越來越好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