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懸念,人物,表演都是浮云,二十分鐘的極樂之宴就值8分。4K70寸的電視或者投影都不行,要體會華麗奢美盛世大唐的光影之夢,沒什么好說的買票入場。
在眾多的內地導演之中,我覺得媒體和評論界對陳凱歌和張藝謀最苛刻。很多他們導演的電影換做其他導演評分至少會上升一到兩分。或許因為《霸王別姬》難以超越的緣故,觀眾始終認為陳凱歌江郎才盡一直在退步。首先我不認為陳凱歌是大師,就算真正的電影大師也很難不斷的超越自己;其次整個華語圈不要說超越《霸王別姬》,能與之比肩的有幾部,應該不會太多吧。就我個人而言《刺秦》,《風月》都不錯,《和你在一起》,《梅蘭芳》,《趙氏孤兒》也不是爛片。所以陳凱歌這個很多人認為過氣的導演,一直在我的必看列表之中。既然我會為了漫威或者國產喜劇買票,陳凱歌三個字為什么不值得入場。
從《無極》到這部陳凱歌蟄伏了十二年,饅頭的調侃應該對他的傷害頗深。這一點我是十分同情陳凱歌的,再爛的電影,即使白瞎票錢,浪費了我的時間,都不應該侮辱導演。尤其陳凱歌的爛片,可能出于能力絕對不是出于誠意。包括《道士下山》的創作初衷,都和老謀子的《三槍拍案驚奇》和《十面埋伏》不一樣。每一位竭盡全力的導演不論作品品質如何都不容易,內地導演尤其不容易。無極和這部一樣陳凱歌創作的興奮點都在電影形式美的追求上,但是陳凱歌錯誤的判斷了中國觀眾的欣賞習慣。中國觀眾看電影必須基于一個不太爛的故事,一個漏洞百出不知所云的故事其他的再好都是浮云。陳凱歌和張藝謀在這點上出奇的相似,他們靠著李碧華,蘇童,莫言,劉恒的本子功成名就后,在參與了幾部編劇之后,都自信心膨脹開始自說自話。平心而論講故事真的不是他們的強項,而糟糕的劇本則徹底抑制了他們強項的發揮。這部的劇本很好嗎,我不覺得及格而已,只是沒有雷人的尷尬而已,即使如此對于陳凱歌足夠了。陳凱歌嘔心瀝血掉了滿床頭發的是極樂之宴,只要觀眾不會因為莫名其妙的故事心生厭惡,才有心情欣賞陳凱歌天馬行空行云流水的幻術。
夢枕貘的《沙門空海》我是看過陰陽師之后十幾年前讀的,一千多頁四部的大部頭。劇本相對原著來說改編的并不成功。原著陰森,詭異的氣氛電影絲毫沒有,而阿部仲麻呂角色戲份的弱化,打破了原著與空海和白居易三足鼎立的態勢,徹底毀掉了整部電影的懸念設定。一個峰回路轉懸念叢生的故事,只靠著日記中阿部的旁白給出謎底實在談不上精彩。陳凱歌太癡迷于極樂之宴了,從而放棄了原著的另一場重頭戲馬嵬驛。錯綜復雜陰謀重重殺機四伏的馬嵬驛,這部里太輕描淡寫了,連肅宗李亨都沒有出場馬嵬驛怎么可能好看。
幾個月前看到演職員表的時候,面對一票初次見面的小鮮肉有些錯愕,陳導怎么選這么一波人。看過電影之后對自己的思維定式感到抱歉。大部分角色并不違和,也再次證明在陳凱歌這個級別導演的控制力之下,演員可以錦上添花,但絕對沒有能力影響大局。
最初最不適應的是染谷將太,他和心中的空海差距甚遠。我對空海的文學形象,是更老成穩重的。看過園子溫的《庸才》之后,我對染谷將太的印象非常深刻,雖然那部他沒有二階堂富美那么亮眼,但是同樣可圈可點。染谷將太這部里沒問題,但是我不喜歡他帶著戲謔微笑略顯輕浮的空海。我心中的空海是剛毅木訥,看慣世事變遷波瀾不驚的得道高僧。
這部里我覺得演得最好的是張雨綺,首先她豐腴的身材符合我印象里大唐的審美標準。而她妖化橋段的表演絕對魔氣十足。
整部里我唯一不能接受的是張榕容的楊玉環,絲毫沒有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雍容。大唐紅顏是則天大帝,太平公主一樣盛世的豪情,而不是宋明小家碧玉期期艾艾的幽怨。陳導的人設是不是把一騎絕塵時的嬌媚跟葬花落淚時黯然神傷搞混了。
總有種感覺陳凱歌對張藝謀很不服氣,有種一試高下的欲望。張天愛這段胡舞在染谷將太能劇一般的尬舞迎合下,完勝《十面埋伏》里章子怡的鼓舞。胡服,胡舞,胡琴,葡萄美酒夜光杯才是萬國來朝,海納百川盛世大唐的博大胸懷。至于奧運開幕式是老謀子動用舉國之力的大show,陳導還是死心吧。
不知道這部的票房最終會是多少,或許這部真的沒有《戰狼2》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