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語文教學效率特別是作文教學效率不高,中小學寫作教學痼疾的深層原因何在?對此,可用六個‘無’字做出以下分解,即:教師無方法,寫作無示范,學生無興趣,草稿無修改,評價無標準,研究無系統。面對此項難題,廣大中小學語文教師想有所作為而力不從心,想走出困境而無所適從。無可奈何之下,在學生書面語能力訓練的關鍵期,他們除了布置習作題目、提出要求、簡單批閱外,只能也只好處于無為或盲目亂為的尷尬狀態,這就最終導致了我國眾多中小學生甚至大學生書面表達不過關的嚴重后果。”
在這一背景下,仙桃市語文教科室組織一線老師組成語文教師學術團隊,以部編本教材為準繩,科學系統地開展中學寫作教學的實踐研究,攻克中學寫作教學難題。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設計》是與初中語文統部編新教材同步的作文教學設計。按照每冊教材六個單元的順序編寫,六冊教材共36個單元。每篇教學設計大致分為八個板塊:目標設計、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寫作素材庫、教師下水作文、學生優秀作文、學生習作升格示例、教學反思。老師們先作好教案設計,然后通過課堂教學檢驗,根據教學過程效果作出修改,板塊中的“教學過程”基本上就是課堂實錄。八個板塊中“寫作素材庫”根據各單元訓練的要求,做的設計,有的單元作文訓練不適合素材提供,就沒有這個板塊。“教師下水作文”是老師授課前提前寫好,“學生優秀作文” 是作文教學后老師挑選出的優秀習作,“學生習作升格示例”是老師從學生的習作中選出二類作文,作為例子在班里評析,全班合作修改,例文作者最后完成升格作文。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設計》的編寫注重實踐,有很強的操作性。既適合教師教學時做借鑒,也適合學生訓練時當范例。
腳踏三尺講臺,肩負教學使命;手握一支神筆,書寫少年華章。無論理論研究還是教學實踐,無論下水作文還是評價修改,都為探索寫作教育的真諦;無論高歌還是輕吟,無論成熟還是稚嫩,都是熱血與激情的噴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讓我們行動起來,充滿信心,踏上漫長的中學寫作教學研究征程。
? 無限風光在路上!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