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癥、懶癌間隙發作、重度手機依賴癥,這些是當今不少人的流行通病。為此,時間管理便成為了克服這些流行病的良藥處方,各種時間管理方法和神器也在追求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的人群中廣為流傳。
提到當今最流行的時間管理神器,則一定要提到番茄工作法——一種極為簡單和容易上手的方法。不得不說,在使用了番茄工作法管理時間之后,確實讓我的工作效率和學習效率都為了大幅提高。
這究竟是怎樣一種神奇的工作方法呢?在我們的實踐生活中它的正確打開方式又是怎樣的呢?
一、番茄工作法簡介
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是由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發明的,在數年間在全球普及,是非常經典的時間管理方法。弗朗西斯科發明番茄工作法的經歷也十分有趣:
他曾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是一個拖延癥晚期患者,甚至曾經一度感覺到周圍人看他的眼光都很異樣,因此,他覺得不能這樣繼續了,于是他做了個簡單的實驗:我就不信我不能完成十分鐘的專注!于是他找來了一個廚房用的番茄計時器,調到10分鐘,便開始了專注。當然,第一次他失敗了,但他沒有放棄,幾次下來,終于完成了10分鐘的專注。
后來的故事大家應該也就知道了,他借助于第一次成功專注所帶來的自信,不斷優化成了番茄工作法,并將這個方法推廣給其他人。也正是因為那個番茄計時器,所以這個工作法就此被命名為了“番茄工作法”。所以番茄工作法也一度被推崇是對抗拖延癥和培養專注力有效神器!
二、基本入門步驟
《番茄時間工作法圖解》這本書專門有詳細的介紹了番茄工作法的執行步驟??偨Y下來也很簡單,具體如下:
1、準備工作
a、一支筆
b、一份待辦事項清單
c、一份番茄記錄表格
2、執行流程
第一步:記錄下所有待辦事項。把你今天需要處理的工作,抄到今天的番茄記錄表格中。
第二步:選出一件事情,然后開始執行。先將計時器,設置到25分鐘,然后開始專注的工作吧!
25分鐘就是一個番茄時間,在這25分鐘里,你不能被打斷,如果你突然想打電話、逛淘寶等,都需要記錄到番茄記錄表的“計劃外事項”清單中,記錄完畢之后,馬上回到專注的工作中來。
當25分鐘結束,鬧鐘響起,一個番茄時間結束,立即停下工作,在番茄記錄表的該事項后面做一個完成的標記,開始5分鐘的休息。在休息期間,就是純粹的休息,不想與剛才工作有關的任何事情。
5分鐘休息時間結束,便開始下一輪的番茄時間。當完成四個番茄時間之后,來一輪大的休息,長度為15分鐘。
3.注意事項
在執行過程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個番茄時間是不可分割的,如果被打段,那么就算作廢。
如果一項任務需要花費的番茄時間超過5個時,則需要把這個任務作為一個項目,分解為多個小任務。
三、正確打開方式——從理論到實踐
寫到這也許你會覺得so easy,不就是把時間分成25+5分鐘嘛?如果你按照操作步驟實踐一下,可能會發現要完成無干擾全身心投入的25分鐘沒有那么容易,以至于堅持了一兩次或者一段時間后放棄了,又被打回原型了。
為什么呢?
因為你打開番茄工作法這種神器的方法不對。
1、工具
首先要提一下我們的硬件準備——工具。在此不推薦大家嚴格按照番茄工作法的原型去用一個番茄樣的計時器作為工具。且不說25分鐘一到那個計時器突然響起的高分貝鈴聲很容易把人嚇尿,在計時過程計時器的嘀嗒嘀嗒聲也很讓人煩躁。如果一定要用實體工具比較推薦用一個沙漏,在萬能的淘寶上有各種大小和分鐘的沙漏可供選擇,通過沙漏計時看著沙子流淌的感覺也很有時光流逝的代入感。
不過在智能手機十分發達的現代社會,更推薦的是使用手機APP來作為番茄工作法的輔助工具。在此推薦兩個我個人用過而且感覺很好用的app。
a、Forrest
原理很簡單,相當于一個種樹的游戲。開始計時時會相當于種下一棵種子,如果你可以做到在25分鐘之內不劃手機不被打斷你的種子就可以成功長成一棵大樹。如果中間你忍不住劃了手機則這棵樹都會便枯萎了。
在過程中,如果你忍不住看手機,還會出現一些打氣的話語還提示你。
app還會自動統計你每天成功的種了幾棵樹,枯萎了幾棵樹。
使用這個app的好處是可以智能的幫你自動統計好番茄時間。而且當年忍不住要看手機時出現的提示話語能很好的幫助你回歸工作狀態,這對克服手機重度依賴癥患者具有很好的療愈作用。
b.潮汐
我個人也比較喜歡的另一款類似的app叫做潮汐。原理也都是基于番茄工作法的原理,可以先預設一個番茄時間,然后點擊開始。這個app的特色是畫面清新,同時是有白噪音作為背景音的。
白噪音是一種有固定頻率或者音調的聲音,比如下雨聲,海浪聲等等。這種聲音很神奇,可以幫助你保持專注,把心靜下來。有寶寶的親們對白噪音可能更為熟悉,白噪音也是哄熊孩子睡覺的神奇音樂。
這款app結合了番茄工作法和白噪音,在完成一個番茄時間后會自動提醒你休息5分鐘,之后也會再提醒你繼續。也會自動統計你總共專注了幾次。
潮汐app最大的優點就是簡潔,畫面清新,功能也比較單一。當你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完成一些事情的時候白噪音能很好的幫助你靜下心,進入心流狀態。
2、核心作用
有一些人會覺得番茄工作法沒有那么好用,用番茄時間來保持專注感覺好累,而且時間被拆成25+5這種一段一段的時間感覺麻煩,而且每天就這么記錄和統計番茄時間也看不出實際意義在哪,最終也就放棄了這種方法。對于這些使用者而言,他們可能忽略了番茄工作法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提高對時間的感知能力。
你知道你看完一本300頁左右的書需要多長時間嗎?
你知道你要完成一個項目書面報告需要多久嗎?
你知道做一個20頁左右的PPT一個下午可以完成嗎?
對于一個時間感知能力不強的人來說以上問題是說不出準確答案的。這樣當我們接到工作任務時就特別容易陷入焦慮的情緒里,可能會把這個任務想得很難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從而引發懶癌或者拖延癥,一拖再拖。但如果你是用番茄工作法來開始工作,堅持一段時間之后,你會很清楚完成一些工作你所需要的確切時間,也就是你的時間感知能力有了提升,再接到工作任務后你會做到心中有數,有個較為準確的時間預估可以花費幾個番茄時間來完成。提高了時間感知能力自然就很有助于個人進一步學習和工作效率,因為這樣可以做到心中有數,掌握安排時間的主動權。提高專注力不僅是番茄工作法的唯一作用,更為主要的核心作用是用番茄時間來提高對時間的感知能力!
四、重要注意點
1.在自己的黃金時間里使用番茄工作法
了解了上述關于番茄工作法在實踐中的正確打開方式之外,我們還需要注意使用番茄工作法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找到自己的黃金時間。人的專注力和精力是十分有限的,我們不可能一天24小時都一直保持亢奮和高效率的狀態。這就需要我們要找到屬于自己的黃金時間——即一段自己狀態良好容易保持高效的時間段。比如在一天8小時的工作時間里,我們可以在上午10點-12點,下午3點-5點作為自己的黃金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做重要的事,并且在這段黃金時間里使用番茄工作法。其他的工作時間可以安排相對隨意。這樣有張有弛,在實踐中人也不容易產生疲倦和畏難情緒。
除了工作時間以外,我們也可以在工作以外的時間里確定一段黃金時間用來完成自我成長,比如晚上8點到9點,用來健身、讀書、充電等等。不需要占用太多自己的娛樂時間,但長此以往堅持下去,你一定會收獲一個更加優秀的自己!
2.保持個性化
在實踐時間管理方法里有個很多人容易走的誤區就是一味的迷信權威,完全照搬書中的方法。對于實踐番茄工作法也是一樣。每個人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人對時間的安排也會有自己的獨特偏好。所以在實際運用中我們需要做到活學活用。比如我們不用拘泥于一個番茄時間一定是25分鐘,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成20分鐘或者40分鐘,休息也可以靈活安排。每個人的黃金時間段也是不同的,有些夜貓子習慣在夜深人靜時做重要的事情,而有些早起星人則習慣早起做重要的事情。這些都可以因人而異,靈活調整。
五、總結
作為一名踐行番茄工作法超過六年的人來說,這還是一個非常經典且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但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上提到的正確打開方式和注意點,相信番茄工作法這個時間管理神器一定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管理時間,管理自己!
時間管理的目的并不是一味追求提高速度和效率,追求一種快生活;而是用時間管理工具幫助我們可以享受慢生活,活得更加從容,可以真正做到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