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27 December 2016
Analyst(s): Kevin Ji, Bob Gill, Vincent Fu
編譯:萬國數據市場部 張瀚文(zhanghanwen@gds-services.com)
今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吸引全球很多企業來此布局投資。不過中國國內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特殊的合規要求,如特定數據必須保存在國內,以及國內網速各地質量不一等,導致中國的IT 生態環境與國外市場相比差異顯著,其中包括服務的質量與范圍、供應商的能力等。這對全球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進行供應商選擇時造成了障礙。
本文主要把IT 基礎設施服務分為三類:數據中心租用服務(Colocation)、服務器托管服務(Hosting)、中國公有云服務(Cloud),并闡述了中國市場現狀與特點,比較市場中主流供應商的能力,并針對中國市場提出選型的注意要點及相應的建議。
主要挑戰
- 希望在中國開展本地運營的跨國公司(MNC)面臨兩大挑戰:政府監管合規性和網絡性能延時問題。
- 中國的監管政策使得很多國際大廠商很難涉足中國市場。很多跨國公司通過遠程基礎設施管理(RIM)從鄰近國家向中國市場提供服務,一些在技術應用方面走在前面的I&O 負責人開始重新考慮其數據中心采購戰略。
- 跨國公司的IT 負責人往往不清楚中國國內有哪些IT 基礎設施方案可以選擇,如數據中心租用服務、服務器托管服務或公有云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現在越來越的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在“基礎設施進入新市場時需要考慮的問題”中,本文介紹了進入這些市場的若干對策,比如附近的定位和建立通過WAN連接的遠程。在這個后續研究中,本文會分析三個基礎設施選擇:數據中心租用服務(Colocation)、托管服務(Managed Service)、公有云服務(Public Cloud Services)。
1. 選擇中國當地實體數據中心進行主機托管服務
當前市場相對成熟,所以在中國當地選擇實體數據中心對于跨國公司比較普遍。以下是作為選擇的一些重要標準。
- 地理位置
市場現狀
- 主要的商業中心城市主導著中國的主機托管業務,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大多數跨國公司會選在這四個城市中的一個或是兩個來修建生產基地。
- 其次可選的地方是四川、天津、江蘇和浙江。這些地方作為次選區域也是有效益的,比如災備恢復的選擇,比在首選城市更具成本效益。
選擇需要考慮:
- 人才/技能質量:這涉及到區域的勞動力,托管的地區能否提供熟練的IT技術和英語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 支持服務:這涉及到需要支持主機托管的服務,比如訪問IT供應商、維護供應商、電信服務以及其它的物流服務,例如運輸和石油服務。
- 網絡傳輸時間
市場現狀
- 在中國,網絡服務由兩個運營商主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主要在南方城市;而中國聯通在北方城市。
- 兩家運營商之間的互聯遠比運營商的內部連接更為復雜。在選擇供應商時,測試網絡連接非常重要。大型企業會使用MPLS線路。
選擇需要考慮:
- 互聯網服務結構:如果需要部署網絡服務,得保證至少兩家運營商的服務質量。一些主機托管服務提供BGP(網關協議)利用兩家運營商的互聯網服務以達到更好的服務品質。獲得滿意的SLAs是至關重要的。
- 測試報告:要求主機托管服務提供商在基于關鍵訪問節點的報告中提供網絡測試證明,以確保品質。
- 數據中心設施
市場現狀
- 當地運營商。根據數量,主機托管的服務主要是由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提供的。
- 當地第三方提供商。當地有許多大型數據中心提供商,比如世紀互聯、GDS、上海數訊和蘇州國科數據中心(SISDC)。
- 在中國的全球化提供商。有一部分是國際提供商,比如AT&T、Equinix、KDDI、NTT和電訊盈科。
選擇需要考慮:
- 設施設備:因為主機托管需要較高的資本投入,一些服務提供商試圖降低運營成本,IT領導者需要保證設備實際的使用水平和適當的維護系統,以避免操作風險。此外,由于電氣系統的多變性,高電力密度是必須的。企業必須保證電力密度以提供持續供應。
- 數據中心和員工的安全性:自然災害不僅影響員工的安全,也會嚴重影響數據中心的持續運作。企業應該確定相關的最佳方案。
- 許可和認證:由于法規壁壘,國際的主機托管提供商需要和當地企業建立合資公司才能在中國提供托管服務。在多數情況下,他們更喜歡從中國數據中心提供商那里租用場地,而不是修建自己的設施并提供管理服務。企業需要查證許可和認證,這在中國是必須的。
建議
產品線選址:
- 選擇經濟中心城市的高品質的托管服務提供商,或是國際服務提供商,比如GDS、世紀互聯、SDS和Equinix。除了實現成本效益,網絡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成熟的操作流程和設計良好的設施也是很重要的。
- 如果英語支持是必須的,在流程開始就需要服務提供商的操作人員提供測試。
- 如果高帶寬網絡是必須的,則需要考慮特定行業的托管服務。關于這個選擇,我們可以重點關注操作成熟度的測評和英語支持。
災備或是測試場地的選址:
- 選擇一個二級城市,優先考慮成本效益、網絡質量和適度彈性的設施。
- 選擇一家carrier-centric 托管服務提供商,作為災備恢復的備選場地。
選擇全球托管服務提供商
市場現狀
- 在企業自有數據中心和主機托管設施中,大多數企業完全由自己來管理基礎設施和運營。同時他們會通過一些外包服務來增強自身的技能。
- 如果客戶使用托管服務,服務供應商會提供有限范圍使用的遠程服務。
- 由于國內市場在服務于全球跨國公司的不成熟性,大部分跨國公司需要使用到公司國際化合同帶來的管理服務。許多主要的國際服務提供商在中國提供管理服務,比如IBM、惠普和埃森哲。
- 盡管可能這些管理服務在中國不是主流,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推動內部供應商的快速發展。但是仍然很難明確交付時間和服務范圍。這種管理服務市場在中國并不成熟。
- 跨國公司需要通過和全球大型企業簽署合同獲取管理服務。
選擇需要考慮
- 緊急情況的處理:這個標準服務很常規,基礎服務只包含技術相關的工作,比如服務器的啟動、修補和性能監控,但是會遺漏一些重要的服務或是計劃。達到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如何使用正確的資源。
- 參與服務評審流程:客戶需要建立一個服務評審流程以確保定期的更新。
- 成功的案例參考:客戶需要要求服務商提供參考案例來顯示在這個市場所具備的托管服務能力。
建議
- 全球提供商在中國主流的托管服務提供商中的數量比較少,只有比如IBM和惠普這樣的公司。
- 另一個選擇就是托管提供商或是服務提供商能定制化服務,并提供遠程管理。企業需要當地員工支持服務管理,比如服務的定制,流程定義和溝通。
公有云IaaS在中國的新興市場
當地服務提供商
市場現狀
- 在中國,BAT在中國互聯網和移動服務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在IaaS公有云方面,阿里云是中國最大的提供商之一。騰訊也發布它的公有云產品。
- 除了BAT,也還有其他可選擇的IaaS服務提供商,比如青云和UCcloud。
- 在中國,網絡游戲、在線視頻、電子商務和初創公司是公有云市場收入的主要來源。企業IT采用公有云的增長仍然很緩慢。
全球服務提供商
市場現狀
- AWS在中國北京地區由光環新網運營,其中包括云服務。2017年Q1在寧夏地區會有新的產品發布。
- 微軟的Azure服務2013年在中國開始運營,合作伙伴是世紀互聯。
- Google在中國市場沒有提供云服務。
- 因為法規監管的要求,中國對于AWS和Azure是特殊的區域。
選擇需要考慮
- 已有的全球云計算戰略
- 安全和隱私保護
- 考慮提供商退出計劃
- 互聯網內容提供商(ICP)的注冊
建議
- 確定公有云選擇標準
- 關注評估標準的必要特性
- 確定會使用到的必要項,再在不同供應商之間比較選擇。
全文建議
- 選擇主機托管機房位置時需考慮位置臨近性、設備性能彈性以及穩定高速的網絡服務。
- 選擇中國高品質的數據中心提供商,例如GDS、世紀互聯和上海數訊等;或是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國際托管服務供應商,確保獲得的高質量服務。
- 選擇云IaaS 時應著重考慮數據隱私問題、中國的監管要求、供應商的網絡性能和行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