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那一天,20周年同學會我沒去,沒時間或許牽強,倒是缺少心思,讓我選擇了回避。我透過同學們在手機上的分享,以會心的觸動默默的關注。現場歡快的氣氛不時把我的記憶拉回到那個憧憬的讀書年代,依稀美好。看同學們用情懷拼湊回憶,為青春又走了個過場而興高采烈。這看似很熱鬧的樣子,實際上我想誰也顧不上誰吧。想要用僅剩的矯情來努力撐滿這20年來的空白,緬懷曾今的那些青蔥歲月。然后又讓這樣的記憶,紀念我們那時也都還很年輕。皓首已經年,我想說的是,怎么來的還是怎么回去吧。群里回光返照的熱鬧,也只是為了更長的死寂做場禱告罷了。情懷刷多了總是會有蒼白的時候,我想,青春該是用來懷念的。而我更喜歡將它安放于心,讓歲月靜好。
? ? ? ?那一天,20周年同學會我沒去,或許是我不喜歡那種突然泛起的拘謹和尷尬,不喜歡那種相顧無言或言不由衷吧。我也不喜歡那已經刷白的記憶又被乏味的一再提起,缺少共同話題的交集,總會讓我一臉的傻兮兮。我相信自己一定會是不在狀態的,雖然我易于融入氣氛,但我害怕自己的那份真誠中到底有沒有參雜了奉承和做戲。我也怕自己不覺的落寞,會影響了歡快的氛圍,也怕這種落寞讓自己無所適從。可能是心態變了罷,對那看似談笑風生,實則話題寥寥的胡吹海侃已近排斥。很多時候,寧愿一個人無聊,也不愿和一幫人面面相覷。這個,暫且就把它歸咎為是成長的孤獨吧。
? ? ? ?幾十載人事,很多東西早已發生了改變,散了就淡了,太久沒見就不要見了。曾經如斯夫,當初如若,已是鏡花水月,空中閣樓。時間的河呀,慢慢的流。當下互不相知,未來更不可見,我們只有曾經了。
? ? ? ?那一天,我突然不禁自問:“怎么那時候玩得很好的家伙,后來都沒有聯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