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熒幕上最奪人眼球的作品,無疑是《頭號玩家》,斯皮爾伯格的又一力作、豆瓣9.2分、120個彩蛋,這一系列標簽的加持,讓這部電影一上映就成了朋友圈和公眾號的寵兒。
雖然自己并不是游戲玩家,這部打著懷舊旗號的作品似乎并不能引起我強烈的共鳴,但金牌導演和豆瓣高分,自然是不能錯過的觀影理由。
在造夢未來這方面,72歲的他寶刀未老
和大部分科幻電影大同小異,《頭號玩家》一開場,就將故事設定在2045年,彼時的地球已經大規模地實現了VR技術,伴隨著主人公韋德的出場,一個精彩的長鏡頭將科技和游戲給人類日常生活帶來的改變展現無遺:每個窗戶里,都有一個人帶著VR眼鏡,對著空氣摩拳擦掌,沉浸在虛擬的世界里。
主人公韋德也不例外,離開了貧民窟的家里,他來到了一個廢舊汽車里,帶上VR眼睛的他迫不及待地進入了游戲世界。在這個叫做“綠洲”的游戲里,他的境遇并不像現實生活中這樣糟糕,技術高超的他有著不錯的裝備,帥氣的皮膚,還有一個關系很好的朋友。
現實世界里,“綠洲”游戲的創始人突然離世,這個玩性不減的老頭在臨終前又設計了一套編程,誰能通過闖關游戲并順利拿到三把鑰匙,誰就是整個“綠洲”游戲的繼承人。
所有的玩家躍躍欲試,VR技術的普及讓這成了一場全民尋寶。而就在這尋寶的路上,韋德遇見了女主人公薩曼莎。愛情是怎么都回避不開的主題,無論是是“fall in love with first sight”的命中注定,還是“hate and love”的日久生情,在整個驚險刺激的尋寶之路上,男女主人公的故事也是一個不小的亮點。
三把鑰匙對應三個關卡,而每個關卡的通過不要的不僅僅是技術,更是智慧。硬拼無門后,解鈴還須系鈴人,韋德多次來到游戲中的博物館,這里貯存著游戲創始人的所有記憶,頗具悟性的他每次也都在這里找到了線索。
而回看這三個關卡,斯皮爾伯格似乎深諳東方哲學,無論是第一關的“以退為進”,還是第二關的“有花堪折直須折”,還是第三關的“享受當下”,導演的每處安排里,都可以覓見中國智慧,這也算是觀影過程中,一個不小的驚喜。
當然,除了游戲世界里的各種怪物敵人和障礙陷阱,現實生活中韋德仍有需要對抗的惡勢力。一家排名僅次于“綠洲”的游戲公司也參與到了這場賭注當中,為的是形成壟斷,獨占鰲頭。而表現出眾的韋德自然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利誘不成,惡人老板讓韋德經歷了現實中的生離死別,讓這位孤膽英雄多了幾分悲劇色彩。
好在最終邪不壓正,在一系列隊友神助攻、劇情神反轉之后,韋德終于成了通關的幸運兒,惡人也被繩之以法,“我從不組隊”的韋德最后說出了“我要和朋友們共同經營”,也算是一個滿分的心路歷程,最后,一個煽情的happy ending為全片畫上了句號。
曾經締造了《侏羅紀公園》和《ET》的斯皮爾伯格,這一次的作品依舊驚艷,在創造未來世界這方面,72歲的他依舊寶刀不老,用出奇的腦洞和嚴謹的邏輯,再一次帶著觀眾體驗了一場生動而絢爛的造夢之旅。
讀不懂彩蛋梗,并不影響你領略這場視聽盛宴
《頭號玩家》最大的亮點,恐怕就是人們口中津津樂道的密集彩蛋了。
由于沒有玩游戲的經歷,所以在觀影前特地上網做功課,惡補一下所謂的120個彩蛋。但真正到了觀影過程中,之前所保留的預設悉數忘光,只因這份視聽享受實在是讓人無法分心。所以,對于那些讀不懂彩蛋梗的觀眾來說,這部作品帶來的絕佳視聽享受絕對會給你帶來和看明白彩蛋一樣的驚喜與快感。
因為在豆瓣上看到了一句“能看多大屏就看多大屏”的觀影忠告,再加上作為2018年第一部3d電影,于是我就選擇了巨幕。而這個選擇帶來的是兩個小時暢快的觀影感受。
在畫面和音效方面,斯皮爾伯格再次證明了何為優質導演。動感十足的立體聲配樂,絢麗多彩充滿質感的畫面,讓大熒幕前的觀眾收獲了極致的視聽享受享受: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共舞的片段,鏡頭的變化轉移讓這份感情也變得同樣絢麗;各種競爭打斗的場景,音效的襯托讓本是虛擬的一切變得詳細逼真。
而對于《閃靈》的完美還原,那把仿佛是從熒幕里批出來的大斧頭,那個怎么都甩不掉的老太婆,以及那無數詭異的經典重現,都讓在場的觀眾一邊嚇得兩腿發抖,一邊偷偷在心里大呼過癮。
所以,這樣的視聽享受,對于那些不懂彩蛋的觀眾來說,是一場絕佳的彌補。
對于電影的視聽效果,歷來有著不少的討論與分歧。有人認為,電影的本質是在講故事,情節過硬才是影片的靈魂,如果一味的追求視聽效果,有的時候難免會喧賓奪主,甚至詬病不少電影都是形式大過內容。當年李安的120幀的新技術,自然也成了被抨擊的對象。人們指出,被技術異化了的影像,不能稱得上是電影了。
其實,這樣的觀點有些偏頗。的確,有一些電影最大的魅力在于所講述的故事,牽強地加持所謂的高技術,而不在故事本身上下功夫,的確是電影界一種不良的風氣。但這并不能以偏概全,有些電影分明可以二者兼顧,在講好故事的同時,適當地采用一些技術手段,讓故事講述得更生動,這并不失是一種錦上添花。
再退一步說,我們不可否認,的確有這樣的一種電影存在,它并不需要多么強大的敘事功力,主要的亮點就是在于給觀眾帶來視聽享受,而這種特效與音響的震撼,就是觀眾買票來電影院的全部理由,否則,帶著耳機,窩在被窩里,用手機小屏幕看槍版的性價比豈不是更高?
這也許就是電影院的魅力,一個空間,上百分鐘,讓我們看到不同,體味更多。
電影,其實就是寫給生活的一封情書
有人說,斯皮爾伯格這一次用《頭號玩家》給各種經典游戲寫了一封情書。的確,號稱是平均每一分鐘一個彩蛋的游戲梗,勾起了不少人的回憶,而當影片中高達出現的時候,影院里此起彼伏的驚嘆聲,就是最好的證明。
《頭號玩家》之所以在豆瓣上能有如此高的分數,除了出色的劇本和精彩的視聽語言之外,其中所傳遞的情懷自然也是加分不少。很多人就是沖著導演這份別具匠心的致敬之情毫不猶豫地給了滿分。的確,斯皮爾伯格的這封情書,著實打動了很多人。
其實,就像是很多人看到《頭號玩家》中的游戲菜單而驚呼一樣,我們每一個人在觀看某一部電影時,也都會有著相同的情愫。當曾經生活中的某個片段被投射到了大熒幕上的時候,這何嘗又不是用電影寫給生活的一封情書?
《頭號玩家》中,韋德沉溺于游戲而逃避現實,這仿佛也有我們某一時期想從現實中抽離藏身于虛幻的影子;男女主人公口中的那句“有的人從《戰爭與和平》里看到的只是一個普通的冒險故事,有的人則能通過閱讀口香糖包裝紙上的成分表來解開宇宙的奧秘。”,說不定也會讓你想起生命中曾經有個的某個人;而影片最后,“我不想錯過”的點睛表白,更像是對于迷在當局的不少人的強大鼓勵和智慧指點。
斯皮爾伯格,以及無數電影人,他們用光影的魔力,讓我們看見了現實,映射出自己,有所領悟,產生共鳴。同樣,這一封封寫給生活的情書,依舊打動了很多人。
所以,就讓我們來做頭號粉絲,熱愛電影,體味電影,逐字逐行地來好好讀一讀,這一封封寫給生活的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