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以來,每次出門旅游,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讀書的時候,是有時間沒錢。等以后工作了,就是有錢沒時間了。"雖然這已經是陳詞濫調了,可是經久不衰,大家也樂于接受這個論調,讀書的時候什么都缺,就不缺時間。
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大學四年,就是理直氣壯用來浪費的。好不容易通過高考的獨木橋,一個個仿佛被關久了馬匹突然擁有了自由,盡情撒歡,可勁兒作樂。下課后窩在寢室追劇打游戲,周末約上朋友奔赴一個又一個的飯局,每天關心關心娛樂圈逛逛淘寶,日子過得不亦樂乎。不用想著怎么進步怎么努力,只要考試前抱抱佛腳,熬兩個通宵,最后的成績能得個60分就謝天謝地。
誠然,這也是我大學時候的生活狀態。我們專業課程很少,到了大二后期基本上每周都是四天的小長假,那時候對未來沒有什么規劃,也沒有過要積極向上做些什么的想法,只是覺得,畢業還很遠,我先樂了再說。時間一天一天恍恍惚惚地過去,我也就渾渾噩噩地混著日子。到了大三的時候,發現找工作實在是困難重重,才決定考個研。當時做這個決定除了想要逃避找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想要偷得兩年額外的校園生活,朝九晚五又沒有假期的生活太苦了,倒不如每天逃逃課睡睡懶覺來得開心。
這種心態持續了很久,直到大四時最后一次班會,輔導員說了一句,不管你們以后是讀書還是工作,都有相應的機會成本,希望你們能把握好選擇的路,讓它成為帶給你最多的回報。可能是最后一次班會,我聽得格外認真。直到那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大學四年的機會成本有多大,而時間,又有多寶貴。
同時我也看清了,以前覺得時間多得用不完的我,有多愚昧。因為你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就需要付出多少倍的努力。而你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在哪些地方,這決定了你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所以時間很珍貴。它是你一切努力的載體。你以為你還有很多的時間可以揮霍,可你以為的揮霍的,只是對日后更好生活的透支。只是當我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我已經白白浪費了四年的時光。
如果把以前追劇的時間拿來看書的話,現在大概已經看了一百本了吧。
如果把以前逛淘寶的時間拿來學英語的話,英語六級早就過了吧。
如果把以前睡懶覺的時間拿來跑步健身的話,大概已經擁有很好的身材了吧。
只可惜過去四年所有的可能性,都被扼殺在了無限制的揮霍中。
所以"我還年輕,我沒有時間",是對當下每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最好的警醒了吧。就是因為年輕,我們才需要努力拼搏,把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等以后老了或者熱血已涼的時候,才能心安理得得享受風浪過后的平靜。年輕的時候就應該"在清水里嗆嗆,血水里滾滾,鹽水里泡泡",生活才更有滋味。
雖然每個年紀都有每個年紀的美,可我還是覺得,年輕,或者說青春,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日子。這個時候人生遠未定型,你還可以有無數種選擇。沒有世俗的煩惱,社會給予你足夠的寬容,你可以把想做的事情嘗試一遍,失敗了也不怕,大不了換條路再走。所以年輕人哪里有時間可以浪費呢,他們都在嘗試著人生的無數種可能。
而人在年輕的時候,身體機能都還在鼎盛時期。你有足夠的精力去學習,去探索。我媽常常規勸我的一句話就是,趁你現在記性還好,多看點書,以后年紀大了就什么都記不住了。是的,我們這個年紀都還在享受著好身體帶來的便利,通宵過后第二天照樣精神抖擻,一本一本的書都能全部背下來,身體就像一臺永動機,有著用不完的活力。而這些,都不應該被浪費。把好的精力和時間用在該用的地方,去讀書,去看看世界,去未知的領域做一番探究,或者做一些八十歲想起來還是覺得很值得的事情。所以年輕的時候,時間往往是不夠用的,要做的事情很多,可時間,卻是有限的。
"我還年輕,我沒有時間",我還年輕,我還有機會成為任何想成為的人。
(標題來自微博一個我很喜歡的博主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