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春娜
兩年前的今天(2021年8.02)是我正式在“簡書”日更的日子。
為什么說“正式”呢?因為在這之前,就是2018年的暑假,我不知道是通過什么渠道知道了“簡書”后下載并寫下了第一篇文章《與正面管教初相遇》,那是我剛剛學習正面管教,一年里我斷斷續續寫了十二篇關于學習并踐行正面管教的文章,2019年和2020年均寫了兩篇,這十六篇文章之后沉寂了一年,我再次回來,是因為加入了王老師的讀寫營,開始跟著群里的老師們日更打卡,果然團隊的力量遠比一個人大得多,在大家的督促和影響下,我堅持了下來。
謝謝王老師的讀寫營,謝謝“簡書”平臺的接納。
今天,看著簡書上的日更篇數——731篇;字數——50.5萬字,我還是很震驚的。
大致瀏覽了一些題目,這兩年的生活如電影般一幕一幕閃過眼前:讀過的書,去玩過的小景點,學校的活動,課堂的思考,正面管教在家庭及學校的踐行,處理學生的事件,學年的總結和開學前的計劃,家人的幸福時光,兒子的挑戰,女兒的高考,周末的電影,外出學習筆記,聽課有感……
原來這兩年自己是這樣過的,幸虧有文字幫我記錄,才讓我能回憶,回顧和想念。
謝謝簡書平臺,有你真好。
回顧這50萬字的文字,怎么來的呢?真不是每一天都熱情滿滿的創作,有時候工作特別忙或者有事情的時候,我會敷衍著寫100多字,但是,我也發現由一開始的逼著自己寫,現在自己有了主動和意識,會在每一天中大腦主動想自己要記下來什么。你記與不記,這一天都會過去,但是寫下來,會把這一天留住,待許多年后慢慢品嘗,細細回味曾經的歲月。生活是豐富的,我也就什么都寫,文集有:我的班,思想日記,學生優秀作品,正面管教踐行,心理健康,語文課堂,好書品讀,個人成長這些主題,靈感來了2000多字,沒有靈感了,100多字;每當思想枯竭的時候,就是該輸入的時候,讀書,讀事,讀己,慢慢,快快,總是在走,我想,只要不停,就是在進步。
簡書是一個創作平臺,也是一個線上精神家園,不僅可以記錄自己的生活,也可以通過文字結交簡友,品讀他人的文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喜怒哀樂柴米鹽,科幻穿越游九天。
雖然自己的文字還很稚嫩,但是,隨著不斷的日更,多多少少有話說了,在寫作中記錄,在記錄中梳理,在寫作中思考,在思考中調整,讓自己的思考更深更寬泛,在電腦屏幕前敲打文字成了我每日喜歡的事情之一。
感謝簡書的包容,無論寫工作,寫生活,抒發人生的思考,大事小事,它都允許接納。
第三年日更從今天開啟了,我有幸又遇見一個寫作團隊:每日日更500字以上,一周寫一篇2000字的主題文章。有目標,生活便更加清晰,我喜歡有方向的日子。
生命,被稱為一場漫長的敘事;以自身為徑,走一程是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