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遇見你這樣的人了,也不希望再遇見了
音樂是一種節奏,一段旋律,一門藝術,也可以是一段故事。在不同情緒下,人們會聽與心境相符的歌曲或純音樂,開心愉悅會選擇歡快的節奏,失意難受會選擇平緩哀傷的旋律。更多時候,大家普遍會在心情欠佳時聽音樂,算是一種自我調整、自我慰藉、自我療傷吧!
對于我來說,聽音樂沒什么時間規律,可以在公交車上、在辦公室、在房間、在咖啡廳等等,但主要偏向英文歌,不要問為什么,因為我也不知道,就如喜歡一個人也無需什么理由一樣,就是喜歡罷了。
有時想為什么很多人都喜歡聽歌呢?可能音樂如電視那般源于生活,它可以訴說一段故事,傳達一種情緒,寄托一種希望,所以總是有那么一首歌曲會直擊你的內心。有人說,喜歡聽傷感情歌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這句話似乎并不是沒有根據,當你在生活嘗到了愛情的滋味,大概也會覺得此話有理。
當然情歌有青澀的、有甜蜜的、有傷心的、有憤怒的^……,仿佛所有愛情中的角色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那首歌,然后沉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失神。可以說,幸好我們的工作氛圍不是那么嚴肅煩悶,經常碼字累了也會帶上耳機,邊聽歌邊寫稿子,方才隨機一首《Never Meant To Be》嚴重拉低了工作效率,然后立馬換到爵士音樂列表,可是又能怎樣呢?
雖然曲風換了,但心里那塊傷疤被觸碰到的痛感卻還在,聽起來有點肉麻兮兮,可事實就是那樣。我看著窗外好久好久,看到了外面又下雨了,大家撐起了傘在路上奔走,想到了清明時節雨紛紛,去年清明節假期是某先生送我回去,那時候的感情還是那般美好。
有些事終究看到了開始,卻不意味著猜到了結尾,就如那首歌里說的,“Suddenly you and me from friends to history”,一年不算長也不算短的時間,搞不清到底是哪出了問題,大概再也回不到過去了吧。
有時在你最不想看到一個人的時候,現實卻故意刁難你似的,總是那么不如你意,就算現實看不到,也會讓你在朋友圈看到,知道他在哪他在干嘛,好閨蜜說放不下不能全怪我,因為眼不見心不煩,而我卻要每天面對他去消化那難消化的情緒。
偶爾想屏蔽吧、拉黑吧,何苦為難自己,但我慫啊,還未放下之前舍不得啊,這樣的話即使刪了也不能根本解決問題,也有可能我看多了,時間長了心就麻木了,就不會疼了也不一定。
有時喜歡也可以是一個人的事,不理解有些情侶分后為什么都要記恨對方,難道當初喜歡的時候真是因為眼瞎,而不是心動么?情緒游離了一會后,我又調回到了那首歌,單曲循環起來,我想我應該接受自己的感情,不管它是喜悅還是難受,都敢于面對它。
記不清有多少首歌曾讓我聽哭過,為什么會哭?原因變得很模糊了,或許隨著年齡增長,漸漸得多愁善感起來。就比如最近這凄冷的天氣,心里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大概每個人都會因一首情歌、一段情詩、一片風景什么的,突然就那么黯然神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