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事的方法與你所做的事情同樣重要。”
今天學習群里看到一位老師詢問,培訓部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降低,重復無創造性的處理日常工作,如何是好?
其實,最近我在帶團隊上也遇到了一個問題,我的內訓師們都不是專職內訓師,內訓工作需要占用他們額外時間,所以當本職工作量很大時,就會來跟我吧啦吧啦“太忙了,不能參加授課或受訓活動”,對于這個場景我一點不意外,我非常了解實情并理解他們,但是,光理解沒有用,一線的工作壓力與內訓隊伍成長之間的這個矛盾,我必須解決或者至少得想辦法去弱化,否則我將面臨一個局面:我的內訓師隊伍即將夭折,因為休想指望一線的工作能有輕松一點的時候(春節除外)。
若說面對這一類問題,好像很容易先想到的是:如何激勵團隊里的成員,如何刺激起這些員工的動機,也就是如何讓他們保持領導們喜歡的“做事主動、有創意、還要很愉快有激情”的狀態——這就是出色管理者帶團隊的“兩手都要抓:高績效、滿意度——擁有對工作環境滿意的高生產率的員工”。
細一琢磨,這就是關于績效激勵的事,我大致知道我帶這個內訓師隊伍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可以馬上該去做的:
1、設立清晰、有效的績效目標。所謂清晰是指,這個目標是否能讓內訓師們看到自己在每個階段的績效位置和機遇。所謂有效是指:目標是可測量、被理解、被接受、具有適當的難度。(對于內訓師,從組建隊伍開始,到現在3個月,我還沒有給他們擬定一個這樣的績效目標,失誤。)
2、合理的獎勵和懲罰也得有。他們可以清楚的知道,高績效者比低績效者的獎勵要多,所謂合理即是:這個獎勵值得他們付出更多時間和努力,同時與內訓工作相關的獎罰是公平的。
3、反饋機制。就目標期望進行溝通(例如階段性進度小結、告訴員工我們會幫助/協助你)、調整難度、獲得認同。
總之,我要努力營造一個讓大家滿意的、愿意為之付出智慧和努力的工作環境 。這事得邊做,邊思考,邊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