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報到那天晚上,組長私發要求去參加27號的閱讀推廣活動。在備課期間參加一些培訓是再正常不過的。不久又把活動通知發了過來。打開定睛一看,“李沖鋒”三個字赫然映入我的眼簾,這不是兩年前來給我們講過兩次課的李博士嗎?這次他又來了。我有些興奮,進而心底里生出一種感激之情。兩年前正是在李博士的講座中,他發起了燃夢行動,現場建立閱讀群,邀請我們進群閱讀打卡。從那天起,我開始閱讀打卡,直到今天已經堅持了735天。
今天起了個大早,想著要早點去,見到李博士,當面謝謝他。可是緊趕慢趕,離講座還有10分鐘才到。匆匆忙忙來到校門口,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李沖鋒博士,連忙迎上前握手,表達了自己的感謝之情。李博士立馬要求加我微信,要知道這是一個名人首次要求加我微信,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李博士講課的主題是《過持續而適度的讀書生活》,他圍繞閱讀時間,閱讀什么等問題展開今天的講座。他的講座對我們明確要求,跟以往的講座有所不同,要求放下手機,認真聽講,不交頭接耳。
講座分成上下兩場。下半場開始,他就把剛才見面的情景講了講,我愣了一下,啊,真的讓我說幾句,沒準備呢。這時候話筒已經遞到了我手上,思維完全跟不上說話的節奏。在這么多的老師面前發言壓力山大。此時嘴巴好像不是我的,不受我的控制,講到哪里算哪里,大概講在李老師的推動下開始閱讀。后來又在團隊的帶領下閱讀,從閱讀兒童讀物到閱讀教學理論書籍,整個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兩年前聽李博士的講座,慚愧、激動、迷茫,慚愧的是自己一年沒有讀12本書,可能連5本書都不到。激動的是有這么一位大咖帶領我們讀書,也許我真的會愛上閱讀。迷茫的是人到中年,在人生的這個關口,還需要跟年輕人一樣去卷嗎?也許讀了就忘,而且讀書又慢,一年又能讀多少呢?不過這時李老師的話又在耳邊響起:讀書不要有太多的功利心。我想只要堅持閱讀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其次是我的學生。在這兩年之中,我想到過放棄,累時想偷懶,忙時想找借口。最終在團隊的帶領下堅持了下來。這兩年看書,我最大的感受是抱怨少了,正能量多了。情緒穩定,喜悅平和。遇到困難時,積極樂觀。對未來充滿信心,讓自己過上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這次聽講座與兩年前最大的不同,變得更加的自信、篤定。相信自己會一如既往的閱讀,靜心閱讀,快速閱讀。我的目標不再是每年讀12本書了,而是每年50本書,甚至更多。
當李博士下次再來時,相信我的身上又發生了變化。感恩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