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6.24 ?5:00-6:20 am
人物:易仁永澄&伙伴們
思考:
1.如果你想逃避,問問自己逃避判斷的這個原因是什么?
2.如果已經逃避了,做出逃避的決策的假設是什么?
什么是逃避?
【是什么】
1.定義:[escape;evade;shirk;avoid] 逃走避開;躲開不愿意或不敢接觸的事物,是趨避利害的體現,躲開避免不愿或不敢接觸的人和事。
2.聯想:TMBRT模型,逃避心理、懦弱、選擇、壓力、害怕、困難、脆弱、趨利避害
3.啟發:在現實生活中,自己與社會及他人發生矛盾及沖突時,不能自覺地解決矛盾、沖突,而輕易躲避矛盾、沖突,人的本能會求生畏死,要使物種得到延續,所以容易不經過思考,遇到困難直接逃避,把自己置身于舒適區。
【為什么】
1. 趨利避害,惰性使然。嫌麻煩,需要跳出舒適區,本能拒絕。
2. 自我否定,畏難。不自信,害怕挑戰和困難,害怕做不好,從而逃避不去開始。
3. 對未知結果的恐懼,心理啟動防御機制,減輕當下焦慮情緒。
4. 逃避-自洽-舒適-再逃避,腦回路被不斷加強,形成固定思維模式,循環往復。
【逃避的假設】
1. 生活簡單開心就好,不需要追求太多,趨利避害可以讓自己生活得更加舒適。
2. 我能力還達不到,做簡單的事情就好,不要給自己那么大壓力。
3. 逃避我不會損失什么,有安全感,一切都有確定性并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怎么辦】
1. 接納自己,正視困難。在困難面前,勇敢“干丫的”,沒有成敗只有反饋。
2. 啟用元認知能力覺察。在逃避之前用元認知能力,跳出自己的世界來看自己,并進行進一步分析。
3. 積極主動,踐行六大元規范。深入學習六大元規范并踐行:積極主動、刻意訓練、作品聲音、利他主義、同儕力量、本質導向
4. 給“困難”做出具體的解決方案,賦予重大意義。做出方案,分解成小目標,落實到細節,具體到可行動,先思后行。
越是逃避痛苦,人生的路就越窄。
【案例分析】
【反思感悟】
Q1: 我為什么從來沒有放棄【放棄】
Q2: 我為什么在【放水】這件事情上從來沒有放水
什么是放棄?
什么是放水?
【是什么】
1.定義:放棄是丟掉,不堅持。
? ? ? ? ? ? ? 放水此指本有能力做得更好,卻降低要求,展現低水平得到低成果。比如本來有能力贏得比賽,但卻因為某種原因,故意不拿出全部實力,讓對手獲勝。
2. 聯想: 能力圈、低水平勤奮、堅持、動機結構、目標、低標準、斬斷
3. 啟發:放棄是自我防御機制,降低失敗對人生價值的打擊,從而去降低期待,放棄追求,不堅持。但放棄又可以是特地場景下的斬斷,避免貪多求快。所以對 ”放棄“ ”放水“ 的把握需要審時度勢。
【為什么】
1. 完美主義,不愿降低標準,導致不滿意直接放棄。
2. 目的方向不明確。盲目行動,不明目的,從而偏離軌道或遇到困難直接放棄,或者降低標準,給自己”放水“。
3. 沒有反饋。沒有伙伴的反饋,沒有自己的反饋,從而很難堅持。
【怎么辦】
1. 做之前先用PORT、黃金思維圈分析,明確動機,擁有一定結構的動機組合后再開始行動。
2. 可做可不做的事要高標準去做!
3. 審時度勢,適時斬斷,避免貪多求大,最后放棄所有。
4. 根據TMBRT模型,給自己以正向反饋,或者在公眾發表等,得到伙伴正向反饋。
5. 和高手交流,提升認知以及學習正確做事方式
號召:如何進行打卡提升勢能?
每次共讀的簡書輸出投稿
每次日簽/文章的群分享
《Thinking Fast and Slow》檢視閱讀:
請參考筆記:快思慢想共讀筆記 Day 3 By 光墓
序言粗讀:
Part 1:
情景:飲水機旁的交談
目的:給讀者提供更豐富精確的語言來討論他人乃至自己在判斷和決策上的失誤,提升發現和理解這些失誤的能力。
知識點:大多數印象和想法都是從意識經驗中得來的,而人們是感受不到這一過程的。
啟發感:無從知道自己是如何曉得面前的書桌上有盞燈,無從知道自己如何能通過電話聽出愛人有些不耐煩,也無從知道自己如何毫無意識地成功規避了一場車禍。
關聯:1. 把書的知識和自己的認知關聯在一起,知識才能內化,EAT成人學習法
? ? ? ? ? 2. 理解屬性和屬性背后的邏輯,對屬性把握越清晰,邏輯越強,無論寫作上架構、閱讀上理解都會加快,需要不斷讀不斷寫,不斷加速把握屬性,提高效率。
Part 2:關于判斷與決策的有趣研究
內容:故事、直覺型統計者、直覺型文法家、統計直覺的不可靠性、研究的目的、歸納演繹邏輯、可得性法則、四個重要判斷、偏見、自我覺察和反思、期望理論、展望理論
關聯:老板問你:“這事情怎么看?”
? ? ? ? ? ?1. 我的觀點是:(系統1還是系統2造成)
? ? ? ? ? ? 2. 推論是小樣本推的還是理論推論
? ? ? ? ? ? 3. 如何用啟發法讓領導接受
? ? ? ? ? ? 4. 怎么調用老板讓老板更相信?
? ? ? ? ? ? 5. 解釋事情發生的概率,要不要做?現做成概率是多少,如何提升成功概率(不談可能性,無認知會談可能性)沒有概率訓練會用直覺統計,絕大多數直覺統計是錯誤的
? ? ? ? ? ? ?6. 我的前提假設是:(試錯和反思)
? ? ? ? ? ? ?看完這本書,要選擇學什么?
? ? ? ? ? ? 如何判斷被什么啟發,直覺假設是什么,賠率是多少,如何把握賠率,是否為正向黑天鵝。
? ? ? ? ? ? 理解力的提升:要用作者的話去講,打通自己和作者間的認知,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Part 3:快思考,慢思考
關鍵原因,直覺捷徑從哪來?
赫伯特 西蒙《我生活的種種模式》,弟子寫了《刻意訓練》
Part 4:主要內容
介紹書本五個部分所講內容,最后探索本書所訴的三個區別。
關聯:產品式和研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