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0”句子積累計劃 五上(部編版)第18期
文:一朵火焰
專業人士指導孩子寫作文,請擊上方藍色按鈕關注。
歡迎來到高年級!新學期又開始了,在公眾號內我們繼續推行“3210句子積累計劃”。三、四年級時,我們主推的詞語解釋及詩詞積累。來到高年級,會有更高一級的要求,除了有詩詞外,還加入了小古文、寫作素材積累。介紹完富蘭克林的人生信條之后,我們再來關注“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他同富蘭克林一樣,以一己之力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他的思想亦是璀璨奪目的。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睜眼看世界”并積極實踐的第一人。我常常想,如果他們二人相識,估計應該是惺惺相惜的?!熬铀娐酝?,優秀的人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我會擇取曾國藩與富蘭克林不同的思想觀點來讓孩子來識記。我特別認同他的家庭教育觀點。讓孩子在積累的過程中擁有理論基礎,再在日常生活中去踐行這些美德。所謂“3”,是指每周背誦3個句子,句子與美德主題或其他課外閱讀有關;“2”是指背2首古詩詞或小古文;“1”是指熟知一個相關美德的寫作素材;“0”是指化整為0,不背誦新內容,復習以上的3個佳句、2首詩詞、1個素材。一周七天,每天對應一個任務,最后一天沒有新的背誦任務,復習鞏固本周內容。
? ? ? ?我每周星期日會發布這一星期的背誦內容,孩子們可以摘抄到本子上了再背誦,也可由家長打印出來了讓孩子背誦。背書的過程,就是咀嚼、消化、吸收、儲備語言營養的過程。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佳作,是積累語言材料的必要途徑,也是培養語感的一種重要方法。優秀的詩文作為一種語言的藝術,像一泓清泉流進學生們的心田,像一曲牧歌回蕩在學生的耳邊。長期背誦一些優秀詩文,能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如果能堅持不懈地積累下去,相信一段時間后,大家的積累與寫作肯定有質的飛躍。
曾國藩是一個在中國近代堅守并實踐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信條的典型代表,而他在“治國、平天下”方面的政治建樹又是以他在“修身、齊家”方面的努力為基礎的。
第18期
美德主題詞:平天下
3個句子
1.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精當,又要簡捷。
——曾國藩
2.亂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亂世要用武力才能平定天下,和平時期要用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和精神素質才能治理好國家,)
——《恰同學少年》中毛主席就讀的學校校長之語
3.?從來就不存在好的戰爭,也不存在壞的和平。
——富蘭克林
2首詩詞
七? 律
毛澤東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譯文】
革命的狂風暴雨震蕩著蔣家王朝,百萬將士渡過長江天險,直搗黃龍。
虎踞龍盤的帝王之城南京啊,今天的面貌勝過往昔,這天翻地覆的變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歡欣鼓舞的。
應該趁現在這敵衰我盛的大好時機,痛追殘敵,解放全中國。不可學那割據長江南岸,建立割據勢力的霸王項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會體察到興盛與衰敗這條不可改變的法則。事物不斷的向前發展更新和變化,這是必然的規律。
涼州詞二首·其二
王翰〔唐代〕
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
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
【譯文】 關內此時應該已是暮春時節,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風凜冽、塵沙滿天,冷酷嚴寒。夜晚聽著凄涼的胡笳曲《折楊柳》,讓人的思鄉之情更加濃厚。
1個素材
曾國藩故事3:又笨又慢平天下
清末,是曾國藩將這個佝僂著背、氣息奄奄的封建王朝,從太平天國的熊熊氣焰當中拯救出來,說他“為清王朝續命”一點也不為過,由曾國藩率領創建的湘軍在晚清盛極一時,正所謂“無湘不成軍”。
從曾國藩治學的態度來看,他做事看起來慢,其實卻是最快。因為這是扎扎實實的死功夫,不留隱患,日積月累,便無人可以超越。
中國古代名將輩出,戰場上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作戰方式。白起善用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韓信善用奇襲,出奇制勝;霍去病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擅長千里奔襲,打蛇七寸,而湘軍統帥曾國藩的制勝法寶就是穩扎穩打。曾國藩打仗從沒有用過錦囊妙計,而是信奉“結硬寨,打呆仗”,日日不斷地壘墻挖溝、籌備火炮,絕不主動出擊,直到把太平軍困得人心惶惶、士氣全無,再慢慢攻城,最終用四場勝仗徹底解決了太平天國這個大患。
湘軍與太平軍雨花臺一戰是曾國藩最典型的防御戰。1861年,曾國藩指揮湘軍奪取了長江重鎮安慶,隨后派其弟曾國荃順流而下,一直打到了天京城外,并在雨花臺一帶修筑了營寨。
天京是太平軍的國都,為核心之所在,湘軍兵臨城下無疑會讓洪秀全寢食難安,為了解除這個心腹之患,洪秀全急令李秀成從各地調集大軍20萬,企圖一舉消滅駐扎在雨花臺的湘軍曾國荃部。當時,曾國荃部只有2萬余人,要想應對20萬太平軍,他只能采取防守。
曾國藩得知雨花臺即將有一場惡戰發生時,急忙命令曾國荃部加固營寨,大量囤積糧食軍火,并要求長江水師策應支援。
1862年10月,李秀成準備就緒,20多萬太平軍分三路進援天京,在雨花臺擺下戰場,形成合圍之勢。在此之前,雨花臺湘軍已遵照曾國藩的指示,營寨必須由圍墻、壕溝、花籬三層組成,并規定:圍墻必須高八尺,厚一丈,外墻皆有草坯土塊砌成,中間用土筑緊,每筑一尺,須橫鋪長條小樹,以免雨后裂塌。圍墻建筑過程中,還需留有槍炮眼,便于發揮火力。對于壕溝同樣有明確的要求:壕中所取之土,須覆蓋于兩丈以外,不許堆高,以免下雨將土沖入壕中。花籬是用木頭、鐵器制成的各種障礙物,包括木城、木柵、梅花樁、鹿角、擋木、地刺、鐵蒺藜、鐵菱角等幾十種。
10月13日,太平軍向湘軍大營發起攻擊,雙方展開激烈交火,由于湘軍所筑的營寨過于堅固,太平軍進攻46天仍無法越雷池一步,而且在湘軍的炮火弓矢下傷亡慘重。
李秀成眼見形勢不利,以冬季即將來臨,太平軍所部未曾準備冬衣為由撤離了雨花臺陣地。曾國荃之所以能取得勝利,關鍵因素就是營寨的堅固。由于湘軍保住了雨花臺的陣地,等于就在天平軍的心腹安插了一把利刃,在后來的總攻中起到了重要的軍事作用。
曾國藩深諳“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的道理:不走捷徑、扎實徹底、一步一個腳印,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終超越了同時代的所有聰明人。
化整為0
復習以上的3個句子、2首詩詞、1個典故。
小學階段是人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學生在背誦的時候,讀到能背下來時不要停下來,應再讀幾遍,這樣才能記得牢,背誦后忘得最快的是開頭十幾天,因此,在熟讀成誦后隔三岔五就要復習一下。
集腋成裘,?積水成淵?。想要改變自己的文化素養,可以從每天背誦一個句子開始!只要你堅持下去,你一定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一朵火焰,這是一朵愛閱讀、愛寫作、愛思考,內心溫暖的火焰。湖南省報告文學協會會員,岳陽市作家協會會員,一級語文教師。